課題項目:2018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課題編號:ZJA18112。課題名稱: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摘 要:伴隨“職業教育”觀念的發展和推行,國內的職業院校漸漸了解到“產教融合”的關鍵作用。因此,職業院校打造生產發展性質強的實踐基地,不斷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鑒于許多因素都在其中發揮作用,國內職業院校的生產實踐場所發展得非常混亂。我們必須要仔細研究目前發展中出現的漏洞,進一步擬定詳細的組織發展方案來推動新式運行形式的發展進步。
關鍵詞: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教育實踐;發展路徑
產教融合是國內發展職業教育的必要措施之一,把職業院校的相關課程同企業的產業治理相互統一來實現產教融合的目標。此措施可以使職業院校和企業間開展深層次的對話和合作工作,不但可以推動學生綜合全面的成長,還可以推動職業院校體系的深度革新。
大部分發達國家相關職業教育教學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也已獲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比如德國的生產實踐場所的建造和治理獲得了國家政府部門、社會以及不同領域的幫助和聲援,相比之下我國的分析研究和創建工作還有很多欠缺。盡管國內政府部門一再發布有關的文件制度來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進步,可是因為許多現實因素的阻礙,致使產教工作始終不能令人滿意?,F在,國內的很多職業院校在分析研究產教結合場所建造時首要的就是分析建造規范以及建造方案。有專家認為職業院校在開發中必須主動走向企業,用以符合企業的需要和發展;也有專家認為產教融合工作必須首先進行市場調查,職業院校負責人必須擔負引領公司發展進步的一些職責。
一、職業院校在生產發展性質下打造的實踐基地的基本情況
受多方因素影響,職業院校打造實踐育人路徑受到許多阻礙,其發展建設的基本情況不太滿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職業院校生產性實踐場所的“生產性”欠缺
因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的前提是收益,一旦職業學校相關生產實踐場所無法給企業帶來充分的收益,那么兩者的協作關系就有可能破裂。雖然企業方并沒有要求院校必須像企業那樣開發出能夠流入市場的商品,但通過市場不斷提高同學們的“生產能力”,這是企業和學校的共同目標。
雖然企業不能強制學生設計能夠有較大收益的商品,但學??梢院推髽I工作人員商量,使專門的實踐場地中教學內容符合“生產性”這一要求。學校建設的實踐基地和企業的生產線進行比較,在建造過程中也要引進相同高端的設備設施,而不能應用那些落后的或被遺棄的設施開展教學工作,職業院校和公司的負責人一起商量,尋找兩者的“雙贏點”來開展實踐場地建設工作。往往職業院校生產性實踐場所的“生產性”有所欠缺,校企雙方應著力研究如何提升“生產性”。
(二)職業院校生產性實踐場所的“先進性”欠缺
職業學校在打造實踐基地時,必須考量工程設計、設施引進等各個方面,進一步保障整個實踐場地的“先進性”??墒?,大部分院校的基地無法給學生供應新型且高端的設備,無法教給他們相關的技藝,很多學校的實踐場地里還是根據以前的技術標準進行教學工作。導致此類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這些學校在打造實踐基地時沒提前研究考察,致使實踐場地打造完成之后,相關的技術規范和相關設備都跟不上新時期發展要求,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其二就是資金狀況,雖然學校察覺到本校實踐場地同新時代發展要求不符,可是苦于缺少投入資金,無法進行改革。因為諸多原因,職業院校生產性實踐場所的“先進性”不夠,學??蓪で蠖喾綆椭?,多和企業對接,保持其先進性。
(三)職業院校生產性實踐基地的“教學性”不足
職業學校打造實踐場地時必須同企業協作,這種方式能夠使實踐性的育人場地發展地更好。當實踐場所打造完成以后,其關鍵作用就是給同學生提供應動手實踐的地點,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了課本知識之后,真正投入實踐工作,提升其實踐運作水平??墒悄壳皝砜?,職業院校和企業間的協作狀況不太好,不符合打造基地的真正目標。因為院校一般都是按照企業要求打造實踐場地,讓學生根據公司規定進行實踐活動,實際上這種要求是正確的,可是具體實施過程中,院校工作人員忽視了基地的“教學性”,讓同學們按照要求簡單地行動,把他們當成了工作人員,這實際上會阻礙學生的發展,沒有把專業知識和技能很好地結合起來。
二、職業院校生產實踐場地運行方案
(一)拓展資金籌集路徑,加強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資本是打造整個實踐場所時所必須具備的,一旦無法獲得充足的資本,就會阻礙場地建設進度,影響基地的整體水平。目前來看,國內的職業院校必須主動同企業協作,說動企業為院校實踐所建設提供資本支撐。想要企業心甘情愿的給學校投資,職業院校就必須展示自身的優勢和能為企業帶來的利益。比如一些院校專攻藝術設計,這種院校能夠同企業的設計部門相互配合,讓企業部門能夠發現合作的好處,不斷推動學校和企業的團結協作、合作共贏。在于企業談合作時,可以將這些優勢擺出來,以此換取企業的支持。此外,學校在搜集資本時,除了向企業尋求幫助,還要按照現實狀況向政府部門尋求援助。
(二)創建合作共贏的協作體制,給實踐基地開發提供指引
當職業學校同企業協作時,不具備標準恰當的合作共贏體制也會阻礙實踐場地建設進程。因此,在打造具有實踐性質的教書育人路徑時必須要重視打造恰當的合作制度。兩者充分協商,既滿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又能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體制能夠引領基地建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雖然有些專業是熱門,可是真投入到現實工作時,課本所學和實踐存在一些差距,而職業學校就能夠利用合作體制向公司學習,引進一部分符合市場要求的實踐方案,給學生更多更好的選擇。
(三)調整教師評析體系,改善考核獎賞制度
在打造實踐性教學場所時,教師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教師屬于這個工程里的參與者,教師的能力不達標,也會阻礙實踐教育進程。職業學校打造教育實踐基地時就必須要關注教師的自身能力素質,提升教師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學校可以在校內開辦培訓課程,再將教師派入與之合作的公司考察學習,待老師素質達到一定水平后再讓其進入工作場地。另外,企業還可以派遣工作人員進入學校直接培訓老師。此外,學校還應該改善教師評析體制和獎賞制度,提高老師們的積極主動性,進一步增強教學能力。
結束語:
現在產教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職業教育學校的發展前景非常光明,可是當前的相關項目工程大多仿照他國的建設經驗,很多地方不能適應國內的發展現狀?,F實證明,必須大力規整所有資源,尋找恰當的教學方案,在不斷發展建造生產性質的實踐基地時,革新教育教學實踐路徑,找到更恰當的合作方案,不斷推動職業學校教育水平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張雅雙.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探索與實踐——以天津商務職業學院為例[J].科技視界,2019(25):142-143+179.
[2]潘婷.產教融合視角下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協同育人協同度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
[3]劉晶晶.基于協同理論的高職教育產教融合機制及優化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4]陳熔,桂文龍,胡海婧.農業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7(19):49-53.
作者簡介:劉清云(1981-),女,漢族,河南省滎陽市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