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十分重要,保證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的關鍵。因此,教師需要更加重視語文作業設計,保證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從而使語文作業充分發揮作用,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相應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究了提高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4-0059-02
引? ? 言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包含的知識點多且復雜。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教師科學、合理地設計語文作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夠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完成語文作業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不利于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提升。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加重視作業設計,轉變當前的教學理念,將更多新型作業設計方式引入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從而更好地保證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一、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作業設計十分重要。但是,當前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不多。語文作業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提升語文知識水平,因此,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需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學習情況。但是,當前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導致語文作業設計不符合學生的需求,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更多的是做無用功[1]。其二,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隨意性比較大。與其他學科不同,語文屬于語言性學科,閱讀、寫作均為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關鍵內容。但是,教師在設計閱讀作業和寫作作業時,隨意性比較大。以寫作作業的設計為例,教師沒有將寫作技巧與字詞訓練融入寫作練習中,導致學生技能上的積累比較缺乏,容易影響作業效果。其三,機械性作業比較多。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習慣采取“題海戰術”。而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當前依然有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喜歡設計一些機械性、重復性作業,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二、提高農村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策略
1.多布置實踐性作業,引導學生在“做”中明理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在語文教學中,很多知識點比較抽象,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可以多設計一些實踐性強的作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感悟真理、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部編版《風向袋的制作》一課教學中,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文章內容,然后以文章中描寫的方式為參考,準備好相關材料,自己動手做一做風向袋。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描述的內容。同時,小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對語文學習興趣更高,注意力更集中,完成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會更強,語文作業效果能夠被很好地發揮出來。再如,在《四季之美》一課教學中,教師設計作業時,可以讓學生利用一些色彩和線條,將自己心目中的四季繪畫出來。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需要仔細回憶四季的特點,再與文章中的描述進行對比,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提高學習效率。比如,一些實踐性或者故事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文章中的故事內容表演出來。通過這些實踐性作業的布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知識內容。
2.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多布置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的作業
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不高,其認知能力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需要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保證布置的作業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和需求,從而能夠將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來,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完成作業。
例如,在完成部編版《牛郎織女》一課的教學后,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結合文章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文章生詞的同時,找一找相似的神話故事進行閱讀,并且寫出自己的讀后感。神話故事大多天馬行空,且故事內容比較有趣,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性,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更高。在閱讀和寫讀后感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掌握更多的生字詞,了解神話故事題材、寫作手法、結構等,還能鍛煉寫作能力,一舉兩得。再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一課后,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關于抗戰英雄的視頻,在觀看視頻的同時,使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地感受那個時代的場景,同時融入文章,理解抗戰英雄的偉大,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3.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引入創新性作業形式
在影響語文作業有效性的因素當中,教師對學生認識不足屬于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升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還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入手,設計更多有創新性的作業。教師應保證作業形式的靈活性,讓學生保持新鮮感,抓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提高作業效果。
教師在設計作業形式時,可以從簡單的書寫變為手、腦、嘴并用,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實現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例如,在教學部編版《難忘的潑水節》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下載音頻資料,聆聽課文,在聆聽的過程中,嘗試描繪心中場景。
4.從學生的個性差異入手,注意語文作業的層次性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依然存在比較明顯的個性差異。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還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證作業的層次性,從而使語文作業更具針對性。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金色的草地》一課后,教師在設計作業前,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設計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其中,基礎性作業可以設計為抄寫文章的生詞、摘抄自己喜歡的新詞,并將其寫在說話本上。拓展性作業可以設計為詞語歸類,找不同;分析植物的特征變化,記錄植物的成長,并在課堂上講述給同學聽等。學生必須完成基礎性作業,可以選做拓展性作業。
結? ? 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作業設計十分關鍵。因此,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作業設計的重要性,通過多布置實踐性作業、多布置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的作業、引入創新性作業形式、注意語文作業的層次性等方式,更好地提高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參考文獻]
楊世蘭.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25(12):144-145.
作者簡介:龍紹嚴(1981.6—),男,廣西河池人,現任鳳山縣金牙瑤族鄉更沙中心校校長,中小學一級教師,2018年9月被鳳山縣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教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