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林
摘? 要:教師想要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就要著重培養他們的創新水平。二者也是密不可分的。落實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是單純地講解課本的知識,而是要盡全力去鼓勵學生們,去除本身對教師的長期依賴性,學會扔掉拐棍前行。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改目前還在不斷地推進,初中語文教學,其對于學生們的要求也逐漸在變化,要求學生從過去乖乖聽話的狀態,轉變為努力提升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注重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因而,本文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現狀,以及思維能力做出了相應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思維能力;培養;探討
【中圖分類號】G 63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083-01
伴隨社會經濟的持續進步,新課標要求初中語文擺脫過去陳舊的教學模式,強化對于學生本身思維能力的培養。語文作為初中的三主科之一,首當其沖。此階段也是夯實語文基礎的重要時期。其關鍵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力求采用當下最為有效的教法,打破常規,靈活教學,要不斷創新、改革教學方式,不僅要對課本上知識點進行講解,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及邏輯思維能力上面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1.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現狀
(1)教師的方法不夠科學
當下,初中還有許多的語文教師無法摒棄掉自己已經習慣的教學模式。采取單一枯燥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得課堂終日死氣沉沉。學生不愛學習,甚至厭學、逃學。溜號開小差,思維能力培養的氛圍低等情況頻發。因此,課堂上,教師不能自顧自地背書,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們的知識反饋,讓其學會自己去思索問題。意識到他們才是課堂上的主人翁。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觀點。將自己的思想與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換。教師也要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究思考,科學地培養其思維能力。
(2)教師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意識不夠強烈
新課改后,相關部門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很重視,但是,部分一線的從業教師還是受到傳統偏重學生成績的思維的影響。沒有意識到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性,使得其還是依然延用知識型教法。在新的社會形勢面前,激烈的競爭要求學生必須要學會自我反思,以及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在這樣的要求面前,初中語文教學更要與社會需求接軌,培養學生思維的意識,積極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是,教師要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將二者之間的互動放在首位;二是,教師要將實際生活場景放置到課堂之上,讓學生獲得一種熟悉的感覺,很快地融入其中,興趣盎然。原來語文就在自己的身邊,生活中無處不散發著語文的魅力,很好地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很好地創設出具體的情境來。課文主要闡述了四個不同的圖形,之后又給出了不盡相同的幾個答案。讓學生們去討論一下到底哪一個是比較合理的呢?最后,引出了“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觀點,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教師可將蘇軾的《題西林壁》列舉出來,讓學生來談一談對“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理解,這一句其深刻的含義在哪里?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們的思考能力。打開了他們的想象的大門,由此得知原來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一樣的東西,改變觀察它的角度之后,也會以另外一種全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比如,赤壁,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不同作者對赤壁的不同描述。
3.啟發學生敢于質疑,培養思維能力
初中學生處于質疑思維萌芽期,特別喜歡提出自己不甚理解的問題。老師也要適應學生的這一特點,啟發學生敢于質疑,勇于質疑,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分析并解決疑問,讓學生在質疑中培養思維能力,在質疑中活躍思維,不斷進步。
例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勤》一課時,老師先布置全篇通讀,讓學生們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之后拋出自己的問題: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有說“菲利普夫婦”的,還有的同學說是“于勤”。那么,問題就產生了。究竟誰對呢?這時,就給了學生們自主思考的機會。學生通過翻閱《文學辭典》先查找了對“主人公”的定義:“主人公是文學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著力刻畫的一個,或幾個在作品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中的矛盾沖突和故事情節,緊緊圍繞主人公展開,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現及其活動,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動為中心,并對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襯作用。”學生們反過來再次閱讀文章,經過分析比對,最后將其確定為于勤。因為,小說中矛盾沖突和故事情節,都是緊緊圍繞于勤展開的,而并非菲利普夫婦。這樣,讓學生有效地思考、解決問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達到培養思維能力的目的。
4.開展豐富的創新活動,培養思維能力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想象力是人類能力的試金石,人類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可見其重要程度之深。失去它社會也會停滯不前。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務必要重視這一點,將其作為首要任務來完成,創設積極的教學情境,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為他們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使學生對事物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最終形成自己的思路。
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對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檢驗。適時地開展各種形式的知識競賽,等等。將有意愿參加的學生都吸納進來,著力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也對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量,起著積極的作用。為新時代發展培養全新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光國.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探討[J].成功(教育),2013(22):109
[2]聶小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分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4(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