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賢
摘? 要:錯誤資源反映著小學生的思維缺陷與行為不足,是用來優化小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內容,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開發、善于利用,讓小學生在錯誤中實現學習進步。本文將從利用解題錯誤進行數學反思,優化學生解題能力;利用思維錯誤將錯就錯,由此促進課堂生成;利用行為錯誤滲透品德引導,優化學生思維品質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利用錯誤資源來實現有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誤資源;利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152-01
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他們經常會因為個人認知不足、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較差等因素而出現一些學習錯誤,尤其是數學學科的抽象性、邏輯性都很強,所以小學生犯錯的幾率就更大。如果用敏感、緊張、害怕的姿態去面對這些錯誤資源,那么小學生便會害怕犯錯,進而產生逃避心理,無法直面學習挫折,從而影響了小學生學習意志力、學習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也會直接導致小學生出現低效學習行為。然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既然我們無法規避學生犯錯,那么何不直接利用這些錯誤資源來優化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呢?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客觀對待學生錯誤,據此確定教學策略,引導小學生及時反思、及時改正。
1.利用解題錯誤進行數學反思,優化學生解題能力
解題錯誤是最為常見的錯誤資源,一般是因為小學生無法內化并靈活應用數學概念所產生的認知盲區所形成的,可以直接反映出小學生的現有不足,便于小學生重新確定數學學習計劃。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便要主動利用解題錯誤來引導小學生自主反思個人學習行為,及時優化小學生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
例如,在“小數乘法”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圍繞“小數乘整數”這一數學知識設計了課后練習題,希望小學生及時應用這一乘法算理去解決相關問題,由此優化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但是,根據習題反饋可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小學生會忽視小數位置,而且也不懂得如何在乘法過程中利用“0”來寫出正確的乘積。面對這一解題錯誤,筆者認為小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對數字的敏感性不強。因此,筆者就重新引導本班學生梳理了小數乘法的算理與算法知識,希望小學生可以及時應用“小數乘法”一課重點知識進行數學運算,引導小學生自主修改了錯題,歸納了解題經驗。
2.利用思維錯誤將錯就錯,由此促進課堂生成
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使得小學數學教師會客觀認可小學生的學習主體行為,并據此組織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學探究活動,使其自主建構數學知識意義,便于小學生及時生成相應的思維意識。但是,數學以豐富的直觀認識與理性推理為基礎,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有不少學生會產生思維錯誤。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鼓勵小學生自主提問、質疑,利用學生思維錯誤調整課堂探究計劃與教學重點,以便進一步保證數學教學的適用性與人文性。
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小學生及時利用面積所學去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大多數小學生都可通過分析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圖形關系去推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卻將平行四邊形的邊長等同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面對這一解題錯誤,筆者及時將平行四邊形切割成一個長方形與兩個直角三角形,讓學生自主觀察平行四邊形的邊長與平行四邊形的高之間的關系,使其意識到“邊長≠高”,由此優化了小學生的探究思維。另外,還有一部分小學生在探究多邊形面積知識時,忽視了面積單位,所以在比較圖形面積大小、計算圖形面積的時候出現了一些錯誤。對此,筆者也反復強調了面積單位的重要性,還據此組織了面積單位填空、換算等訓練活動。
3.利用行為錯誤滲透品德引導,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關注的是小學生的智力發展,但是立德樹人理念的廣泛普及促使一線教師自覺滲透德育教育,主動教給小學生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認真觀察小學生的學習行為,根據行為錯誤來滲透必要的品德教育,以便及時優化小學生的行為習慣,使其成長為心智健全的好少年。
例如,在“分數除法”一課教學中,筆者就組織本班學生以4人小組形式去探究這一計算算理與算法,希望小學生可以自主建構數學知識。其中,有少部分學生卻存在“藏私”心理,即不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思維成果,只關注于個人學習進步。對此,筆者嚴肅批評了學生的自私心理,告訴學生合作的意義在于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只有無私分享與平等交流才能真正實現學習進步,所以學生要主動幫助組內成員,也要虛心接受他人的優秀思維成果。
總而言之,錯誤資源是由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自主生成的,關系著小學生的學科素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開發并利用錯誤資源,由此切入數學指導,以便進一步優化數學教育環境,促使小學生實現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楊文.小學數學教學錯誤資源的利用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8(34):44-45
[2]劉億.小學數學教學中對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8(1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