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萍
摘 要:小學階段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道德觀念、人際交往、法治意識等方面均可產生積極作用和較大影響。而素質教育背景下,各個學科也更注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能夠培育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但目前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面所開展的教學工作整體實效性較低,還需要教師能夠對核心素養加以重視和分析了解,貼合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學生年齡特征及學習需求等方面重新制定教學培養策略。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對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作出分析,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基礎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還能促進學生端正態度、增強法治意識、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真正達到提升核心素養、實現全面發展的效果。所以,現階段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方式、內容、過程進行創新優化,以完善、合理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
一、道德與法治課堂核心素養培養原則
教師在掌握教學存在的問題,明確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后,還需要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原則加以了解,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規范性。(1)科學教學原則。堅持以生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成長規律、學習需求,并結合教學要求和課程教學目標,采取科學、合適的教學手段,確保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均開展到位。(2)貼合時代發展要求。教師應對新時代教育進行了解,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能夠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這樣才能推動道德與法治教學與時俱進。(3)民族文化。在知識講解中,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掌握現代化信息、理解先進思想,還需要引導和促進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正確認識和感悟民族精神,并在不斷學習中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愛國能力。
二、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一)更新教學觀念,明確學生需求
首先教師應發揮榜樣作用。能夠在課堂教學、課下交流等過程中注意自身的言行,以友愛、耐心的態度對待學生,才能對學生的思想、態度等方面起到積極影響。同時教師還需要對新時代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等進行了解,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等先進教學手段。其次以生為本,通過多種渠道對班級學生的需求進行了解、評估。如分析班級學生的測試成績、課堂表現等,對班級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水平進行評估。如借助課堂互動交流、課下談心溝通等方式,對班級學生的思想觀念、說話表達能力、行為意識等方面進行了解。但班級中學生的性格不一,在與教師進行當面交流的過程中不敢表達,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利用問卷調查和匿名寫紙條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想法、愛好和需求。在掌握各種情況后,將班級學生的總體情況進行整合分析,以此為依據和基礎條件,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結合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
(二)引入童話故事,降低學習難度
教師可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容與童話故事相連接,讓學生通過閱讀故事的方式掌握和理解知識,達到提高核心素養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我很誠實”一課時,主要培養學生養成誠實說話、誠實做事的好品質。教師可引入童話故事《狼來了》,并以動畫視頻的方式播出。教師重點講解誠實內容,并分享一些關于誠實的小故事和生活例子,通過對比明確誠實做人的重要性。
(三)聯系生活開展教學活動,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可根據課本知識內容,將生活元素融入其中,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具體實踐參與中獲得情感體驗、提高核心素養和實現全面發展。比如,在教學交通規則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創設早高峰交通情景劇,讓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強化對交通規則的記憶程度,增強學生的規則意識,又能夠讓學生意識到遵守交通規則對保護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以及違反交通規則造成后果后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或者在教學有關家鄉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布置相關學習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借助家中大人的幫助,錄制一段城市介紹VLOG。這種方式既可鍛煉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又能夠讓學生在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家鄉的特產、家鄉的文化習俗、家鄉的風貌等相關內容,以達到培養學生熱愛家鄉、了解傳統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辦相關演講比賽、道德與法治知識競賽等,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程學習過程。
(四)實施教學評價,優化教學過程
首先,教師需要優化原有的評價內容,在評價學生成績和課堂表現的基礎上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說話行為、道德品質、人際交往等相關方面。其次,在單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還需拓展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進行自我評價、生生互評,以及積極向教師反饋有關教師教學方面的想法和意見。最后,教師綜合分析評價結果,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進,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有效推力。另外,在評價階段教師需要注意評價態度,盡可能在不傷及學生自尊心的狀態下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幫助。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想要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真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還需要教師了解相關原則、教學要求,以及找出現存的教學問題。并通過引入童話故事、借助多媒體、聯系生活開展活動、實施教學評價等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和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在更好的環境下接受知識,全面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作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速讀,2020(2):163.
[2]譚東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新課程,2020(3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