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開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針對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缺失的現狀,立足新課改的教育思想,小學音樂教師應當結合音樂教育目標,積極開展節奏訓練,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全面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音樂;節奏訓練;對策
節奏是組成音樂的基本元素,也是極其重要的元素。音樂離不開節奏,缺乏節奏的音樂,不能稱其為音樂。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教師在音樂教育中,應當強化節奏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小學階段,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具有較強的啟蒙性,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育中,可以巧妙的通過節奏訓練的開展,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藝術鑒賞能力,同時讓音樂的教育更加富有表現力和生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情感領悟能力。本文立足小學音樂教學,探索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開展節奏訓練的現狀極其對策。
1 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節奏訓練的現狀
節奏作為組成音樂的極其重要的元素,在音樂的教育中開展節奏訓練至關重要。然而,就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而言,節奏訓練開展的現狀不容樂觀;一方面,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音樂課程被邊緣化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被邊緣化的音樂教育,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音樂教育重視不足,改革創新的意識不足,導致音樂課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歌唱課程,音樂課堂,教師僅僅是教學生唱一首曲子,節奏訓練基本處于缺位的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另一方面,小學音樂的教育屬于啟蒙教育,學生沒有任何的樂理基礎。而部分教師在音樂教育中,在給學生講解有關節奏的知識時,采取了照本宣科的理論教學模式,這對于沒有樂理基礎的學生而言,在理解上無疑存在很大的困難。生硬的教育模式,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提升,同時學生也難以充分感知節奏的魅力所在,不利于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
2 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節奏訓練的價值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開展節奏訓練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一方面,開展節奏訓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是調動其音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有效途徑。和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相比,小學音樂教師開展節奏訓練,能夠讓學生充分感知音樂的魅力,感知音樂的律動之美,進而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節奏作為構成音樂的重要元素,是開啟學生音樂學習智慧之門的鑰匙。當前,小學音樂學習中,很多學生在歌唱方面唱有喊唱的狀態,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沒有充分感知音樂的節奏和律動。在此背景下,教師在音樂的教育中積極開展節奏訓練,提高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同時促使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3 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節奏訓練的對策
3.1 明確教學目標,強化學生的音樂體驗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指引教師教學發展的基本方向。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節奏訓練是基礎性的環節。教師結合小學音樂的教學目標積極開展節奏訓練,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同時學生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有效的音樂節奏訓練的開展,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的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應當以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為方向:培養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讓學生在感知音樂魅力的過程中把握樂理知識,借助音樂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使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教師在教學“小雨沙沙沙”的過程中,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生活中小雨的節奏,同時指導學生感知歌曲的節奏、音調。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則是學生對音樂旋律的感知,對強弱力度的控制等。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合唱“小雨沙沙沙”時,節奏訓練的開展必不可少。那么,如何開展節奏訓練呢?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通過富有律動的音樂作為導入,學生跟隨教師一起做律動,感知音樂強、弱、快、慢的變化。在指導學生歌唱的過程中,教師范唱,學生用“沙”清唱伴唱;在學生已經充分熟悉了歌詞,能夠合唱時,筆者讓五名同學,通過打擊樂器的方式作為伴唱節奏,這種將肢體動作、打擊樂器以及指導學生歌唱技巧的訓練方式,能夠有效地強化學生對音樂節奏的領悟能力,取得好的音樂教育效果。
3.2 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參與節奏訓練的主動性
新課程改革強調現代教育應當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節奏訓練的過程中,應當立足學生主體,全面提高學生參與節奏訓練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同時取得好的節奏訓練效果。例如,筆者在開展節奏訓練的過程中,巧妙地通過一些富有節奏感的游戲活動,提高了節奏訓練的效果。如針對低年級的學生,采用拍手、跺腳訓練,讓學生感知節奏。如律動游戲,教師播放伴奏音樂,學生跟隨教師快速做動作:拍手拍肩、拍手拍腿、拍手拍頭、拍手點臉、拍手點手背、拍手轉手腕等。看似簡單,實則學生要快速的做且不做錯,也是具有難度的。此外,教師也可以借助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古詩詞等,讓學生將熟悉的詩詞創編成為有節奏的音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取得好的節奏訓練效果。
3.3 借助樂器開展節奏訓練
在音樂節奏訓練的過程中,樂器的使用必不可少。如上述我們讓學生借助沙錘作為音樂節奏伴唱,就是一種有效的節奏訓練方式。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入樂器開展節奏訓練,提高音樂節奏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積極開展節奏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韻律感,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促使小學音樂教學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奕萍.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新課程(小學),20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