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艷
摘 要: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導致學生的朗讀能力低下。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深入解讀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積極改革創新,強化對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核心素養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有“百科之母”之稱。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核心素養教育思想成為熱門的教育指導思想,對現代教育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基于核心素養的視角,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做到:流利、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發展其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本文立足初中語文教學,探索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對策。
1 語文核心素養與朗讀教學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語文知識、語文思維、語言能力等的綜合表現,具體為: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結合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可見:語文核心素養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是指引現代語文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根本方向。
那么,在現代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語文核心素養與朗讀教學之間有何關聯呢?筆者認為:朗讀教學的開展,是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途徑之一:一方面:朗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開展朗讀教學,不斷規范學生的語言使用方式,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培養語感,讓學生科學把握朗讀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目標;另一方面,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重視不足,導致學生的語言能力低下?;诤诵乃仞B的視角,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開展朗讀訓練,有助于改變應試化的語文教育現狀,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朗讀教學的開展,對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 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開展的現狀
2.1 朗讀教學不被重視
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思維具有較強的局限性:例如,非考試的項目,教師一律不開展教學;非考試的重點,教師一帶而過。殊不知,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各項目之間是具有較強聯系性的。以初中語文的朗讀教學為例,雖然在中考的過程中并不考朗讀,但朗讀訓練的開展,則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感,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進而達到促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提高的目的。然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不被重視的現象普遍存在。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敷衍了事,很多時候朗讀教學的時間都被教師占用為其他知識的講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提升。
2.2 教師對學生朗讀指導不足
朗讀,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強化對學生朗讀技巧的指導,為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奠定基礎。而就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而言,由于教師對朗讀教學的重視不足,導致在教學中,缺乏對學生朗讀技巧和方法的指導,導致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低下,喊讀、唱讀的現象普遍存在。
3 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開展對策
3.1 把握語句關,夯實朗讀基礎
在語言學習中,語音、語法、詞匯是基礎。把握好每一個字詞的讀音,并能夠準確發音,是學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要把握好語句關,夯實學生的朗讀基礎。首先,指導學生詞句讀音的規律。在詞句的讀音規律中,元音的發音規律極其關鍵。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語音現狀,以12個單元音、8個雙元音的發音為依托,落實發音指導,讓學生充分把握發音的規律,從而準確朗讀,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奠定基礎;其次,在發音指導中,教師要將該項工作落實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從每一個字入手,每一個詞入手,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準,夯實朗讀的基礎。
3.2 指導朗讀方法,提高朗讀能力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看似是一句簡單的語句,實則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就初中學生而言,如果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指導,是很難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對學生朗讀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首先,把握節奏,讀出美感。漢語語句,是世界上發音優美的語言之一,而它的美,以節奏美為主要體現。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節奏”是極其關鍵的元素。初中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節奏的過程中,可以巧妙地通過義群的劃分,讓學生懂得如何將一個特別的語句分為義群,進而讓學生懂得在朗讀的過程中停頓、懂得用富有節奏感的、起伏的語句彰顯語句之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其次,融入情感,讀出美感。朗讀,除了節奏的把握,情感的融入也是至關重要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往往能夠將人帶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領略情境之美。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還要善于融入情感元素,讓學生帶著感情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3.3 開展多元化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朗讀訓練的開展,應當是多元化的。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通過多元化朗讀訓練的開展,不斷豐富朗讀的形式和內涵,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開展分組、分角色朗讀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更有助于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把握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其次,開展朗讀競賽活動,借助朗讀競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同時,參與競賽的過程,也是學生不愿成長和進步的過程。此外,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早讀時間,借助早讀的時間,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訓練,發展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視角,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開展朗讀訓練,通過有效的朗讀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梅.核心素養視野下激活學生大聲朗讀的措施[J].廣西教育,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