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霞
摘 要: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是當代教育體系中較為關鍵且有其價值的一種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可以將學習難度降低,使得數學知識表現的更為具體和形象,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關于“實踐和應用”是應用情境教學的一個關鍵方法。本文從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意義開始介紹,并基于新課改后小學數學生活化提出了相關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實踐;生活化
小學數學是門簡單且復雜的學科,跟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基于新課改的標準下,提出了小學數學生活化的要求,而生活中的事物與數學有效結合起來,有利于小學生的理解和教學的順利開展。本文基于新課改后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學。
1 新課改標準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意義和現狀
1.1 小學數學生活化對于老師的意義
新課改實施后,促進了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多觀察生活中的能夠聯系到數學內容的事物,并多去觀察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前、課后和課間多與學生接觸,從而發現學生喜愛的東西,將掌握的信息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同時設計出同學們感興趣的情境在數學知識點的教授中,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1.2 小學數學生活化對小學生的意義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有喜歡玩樂不知道主動學習的特點。若是課任教師能夠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中,便可以將這一困擾得到解決。此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將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的求知欲望,從而讓孩子喜歡上數學。
1.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新課改要求小學的數學教學需培養其創造力并將數學和生活關聯起來,但是實際的課堂教學卻不是如此。大多數學生的課堂活動仍然以教師為核心,使用講授的方式教學,教師將知識點寫在黑板上然后進行講解,學生只能安靜聽講,學生只能學到教師講過的知識,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另外,小組合作學習也是盲目開展,在進行過程中放松了管理,使得部分學生將其看做是休息時間[2]。最后在課堂設計中,教師沒有將數學學習的內容和教學情境結合起來,導致課堂資源被浪費,不能實現期望的教學效果。
2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策
2.1 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可以很好的實現生活化數學教學目標,教師需要認識到數學中的很多公式都是來源于生活的這一特點,來設立情境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100內的加減法時,教師提到:“將一個數連續減去多個數,得到的數,同樣可以先減去被減數之合相加,表現為:a-b-c=a-(b+c)”。若是教師將這個公式直接告訴學生們,他們通常會感到疑惑,為什么又要加了,此時便需要老師針對此來設計一個情境以便于小學生的理解這個知識點。比如:在一個豐收的季節,爸爸買了50個又大又甜的李子,給媽媽分了20個,給孩子分了20個,那么爸爸還剩幾個李子?此時教師引導學生使用公式進行運算,將爸爸買的減去分給媽媽的,再減去分給你的就可以得到爸爸給自己還剩10顆李子。同樣的如果用總數減去分給媽媽的和你的之和,同樣也可以得到分給爸爸的10顆李子。像這樣的情境非常生動能夠讓學生很快就理解這個知識點。之后教師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引導同學們學習加法的計算,進而可以學習加法交換律的計算等,在過程中讓學生舉出例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
2.2 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
想要將理論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中去,可以給孩子布置生活化的作業。需注意的是:作業不能太難,要符合小學生的知識水平,教師要布置開放性的作業,從而讓同學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學生可以在生活中發現使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例如:讓學生自己去小商店購買學習工具,這便需要學生計算自己所買的物品的價格,也能夠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同時也鞏固了知識點。又比如:在觀察物體這一課中,在老師講解完成后,可以讓學生回到家后觀察家里的物品,大小、形狀、顏色等有什么不同之處,讓孩子可以在實踐中操作,在觀察中親身體驗并解決問題,從而體會到成就感[2],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是有密切的聯系的,感受到數學帶給自己的樂趣。
2.3 課堂教學生活化
實踐和應用的教學生活化的實現,需教師可以設計貼合生活實際的環節,比如小活動、小游戲,讓學生經歷一個觀察、分析、猜測和實踐的過程,之后再驗證自己的猜測。班主任在“實踐與綜合應用”生活化教學中是有一定優勢的。由于老師比較了解班級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此來將教學和學生生活中的興趣聯系起來。比如:在角的初步認識中,對一些比較愛玩魔方的同學,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魔方,讓同學數魔方中每個面共有多少個正方形,觀察四個邊的角度是多少,教師將教學內容拓展到“正反體”的學習中,讓同學們自己用尺子測量魔方的周長。通過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化小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助于提升課堂氣氛和學習參與度。同時開展的數學教學活動也可以在課間的游戲中進行,在游戲中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在游戲過程中將數學知識插入其中,讓學生邊玩邊學,充分感受到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滿樂趣的。
2.4 課外實踐活動生活化
教師組織學生參與課外“實踐與綜合應用”學習探討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課外活動本身會表現出生活化的特點,所以為了確保教學質量,避免因為過度生活化而忽略了數學知識本身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找到生活化教學和課堂教學之間的平衡,從而確保教學質量,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
3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將成為必然的趨勢,在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改進創新中,需要教師制定出有效的生活化的教學措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其綜合素質,這對于同學們學習數學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禎禎. 淺談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生活化[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7(03):167-169.
[2] 吳海武. 淺談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生活化[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7(0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