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應萍
【摘要】對學習英語而言,課前30分的預習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課堂教學,都是提升質量的關鍵。我們知道語言由于其特殊性,學習基礎知識是重要的,日積月累的堅持更有成效。課前預習就是在教師講授新課之前,學生提前自主熟習新課內容的過程。實踐證明前,課前30分的預習,是很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提前了解新課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詞】課前30分鐘 預習 高效課堂 英語
語言的學習是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僅依靠課堂時間顯然不現實。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又是一門對學生來說沒有學習環境的外語,學習它更需要學生平時的積累和課前課后的付出。所以,對英語學習來說,課前30分的預習,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課堂教學都是提升質量的關鍵。我們知道語言由于其特殊性,學習基礎知識是重要的,日積月累的堅持更有成效。課前預習就是在教師講授新課之前,學生提前自主熟習新課內容的過程。實踐證明前,課前30分的預習,是很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提前了解新課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所以,作為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結合學生的特殊環境,在上新課前引導學生做好課前30分鐘的預習,為學生有效學習,實現高效課堂打基礎。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動力,有了一定的興趣,學生不但在學習中會更加地主動、積極,而且他們還會主動深入地探索、學習,努力獲得更多的新知。實踐證明,課前30分鐘預習,既可以讓學生對新課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教師引導下、任務驅動下,把一些陌生的詞匯或句型提前熟悉,還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信心,使學生由于自己胸有成竹以及對學習內容的初步了解,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的學習充滿動力。比如,語法的學習相對比較枯燥、乏味、難解,如果學生沒有課前30分鐘的自主預習,或者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前預習,就會給學生的課堂學習造成難度,讓學生對教師的講解聽得云里霧里。久而久之,使學生對語法學習失去興趣。但是,如果學生進行了課前的30爭鐘的預習,他們發現了語法的趣味性,在學習中握了學習規律,他們學習語法的興趣就會產生,從而學習難度也會降低。在這種情況,不但能很好地打開學生學習英語的思維,提高他們的熱情和想象力,還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這對于初中英語高效課堂來說,是不可缺少的。
二、在預習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因素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角色,在課前30分鐘的英語預習活動中也應當發揮應有的作用,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預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初中生都正處在青春期,學習的自律性、自覺性還比較差,因此教師要對他們的學習有全局的規劃,在課前30分鐘的預習上,首先教師應當明確課堂學習的意義,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不但會提升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還能增強其信心,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我們知道,課前30分鐘預習作為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蹴而就能做到的。所以,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首先,教師應明確課前30分鐘預習的要求,要求學生認真完成預習作業;其次,教師要檢查課前30分鐘的預習結果和情況,保證在課堂上針對預習結果布置問題,體現預習的好處,從而調動學生課前30分鐘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長期堅持,使學生養成課前30分鐘預習的好習慣。
三、預習能讓學生抓住重點,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條件
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想課堂教學的高效化,就要重視課前30分鐘的預習,因為課前預習,不但能讓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新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還能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把自己不懂的知識點進行標注,對課堂教學重點、難點引起注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有針對性,目的性。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課前30分鐘的預習時,發現了課堂教學的重點,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注意力就會特別的集中,對于沒聽懂的重點,會及時向教師提問,或者根據需要及時做筆記。顯然,這樣的學習,不但能真正發揮課前30分鐘預習的作用,還能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總之,課前30分鐘的預習,不但要給學生任務,還要教學生方法,讓學生掌握了預習的方法,他們課前預習才更有效。所以,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只要我們緊密結合現行初中英語教材的內容,把課前30分鐘的預習作為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指導學生預習,使學生英語課前30分鐘預習的作用得到更好地發揮,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趙娜.真實性理論下對等師生關系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