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俊超
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而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可謂一大難點。作文不僅能夠表現出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目標,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創新
一、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寫作興趣不高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的思想觀念比較陳舊,在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模式中,依然十分注重學生寫作成績的提高,而忽略學生其他方面內容的鍛煉。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對寫作的重點知識進行教學,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傳統的教學觀念明顯不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單一的教學形式、枯燥的教學內容,再加上小學生自身的性格,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趣不高。
(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之上,很多老師都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在課堂上占據主導,沒有關注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反而是把自己的寫作觀點和寫作思路強加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寫作學習。這樣做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學生對老師懷有一種懼怕心理,即使在作文寫作上有了問題,也不敢和老師溝通、請老師指教。長此以往,問題越積攢越多,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漏洞越來越大,自然就沒有寫作的積極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也就一直得不到提高。
(三)作文題材脫離生活實際
小學語文的寫作題材應該聯系生活實際,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不斷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才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思考和感悟通過文字敘述出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但是當下很多學校的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寫作題材脫離生活實際,對作文題材的選擇大多都強調思想的深刻性等,這樣的題材學生不可能會有寫作興趣。
二、小學生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創新策略
(一)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制定分類指導教學目標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潛能都存在差異。有些小學生學習能力強,能夠快速吸收教師所講授的知識;而有些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則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理解和消化知識。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制定出合理的分類指導教學目標,從而提升教學目標的層次性,使作文教學更加合理。那么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先要對學生展開學情的分析,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深刻的了解。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學生有哪些方面的問題和弱點,從而對學生展開分類指導教學。然后,根據學生學情調查的結果,并結合相關的作文教學內容,確定相關的教學目標,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寫日記”內容為例,對于學習能力和寫作水平較好的學生,我們不僅要做好日記寫作方面的教學,還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并結合自身的理解和生活經驗,走出教材寫作案例的固定框架,去進行自我創作,從而教會學生寫日記的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針對學習能力和寫作水平較弱的學生,我們要適當調整教學的難度,從教材的實際要求出發,對學生展開日記格式、寫作特點等詳細的分析和講解,以幫助學生打好寫作基礎。然后,根據教材中的日記案例內容,引導學生嘗試著仿寫,以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興趣,進而借助寫日記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找尋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是寫作能力培養的首要條件。沒有寫作素材的作文練習,不能稱作是寫作,只能被看作是空洞的文字堆砌。因此,教師在進行分類作文教學時,首先應當教會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找尋作文素材。教師要啟發和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從自身生活實際的方方面面著手。培養學生留意生活實際和積累作文素材的良好習慣。教師還應當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到生活社會實踐中的機會,通過集體的合作探究感知生活、欣賞生活。
(三)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使學生沉浸在愉悅的寫作環境中
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內心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展開小學語文分類指導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良好、和諧、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在特定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寫作。在語文分類指導作文教學的課堂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啟發學生踴躍發言。讓學生們之間有機會交流、討論、分享,為學生思維的沿伸創造空間。教師和學生之間應當建立和諧、平等的相互關系。教師作為學生的幫助者和教學的引導者,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給予學生充分的權力挑戰權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新課標要求課堂中學生的意見能夠充分表達。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分類指導寫作教學時,應當注重保護學生對權威的質疑精神。對于學生而言,具備質疑精神,有助于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創造力。能夠使得學習更加嚴謹,推動學生自主積極的進行相關問題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對于教師而言,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能夠讓教師反思自身教學的基本情況。幫助教師知識技能水平和教學水平得到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著巨大的作用和意義。教師要從孩子們的實際需求出發,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開展分類指導教育,加強小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方法,讓他們喜歡上語文習作。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語文教育要系統地規整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結合實際生活,讓孩子們體驗和感受現實的情景,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曉明.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97-98.
[2]金盾.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7):136.
[3]朱艷.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組織與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03):150.
[4]晉萬麗.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新探討[J].才智,2016(2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