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彥東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思維工具,其創始人是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因此以“大腦先生”聞名國際。他第一次提出將思想圖像化的技巧,而正是這種技巧,成為輔助學生學習和教師開展教學的工具。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是將知識結構圖像化的過程,使復雜事物簡單化、具象化。權威數據統計,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習工作效率20%,讓學習者一周多出一天來!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高效運用,既符合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更是在教育教學模式上實現了創新,豐富了物理教學的手段。
關鍵詞:思維導圖;物理教學;創新;教學措施
物理作為一門抽象的學科,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高中物理理論知識紛雜,記憶性的知識相對較多,若是在學習過程中盲目記憶,不僅影響了學生的進步,降低學習效率,長時間下來,還會使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產生抵觸和反感。因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換一種教學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的教學模式成了關鍵,而思維導圖的特點大大符合了高中物理知識學習的需要。教師可以基于思維導圖的特點與優勢,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一、 思維導圖的運用
“世界記憶之父”東尼·博贊(Tony Buzan)認為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是將知識結構圖像化,將復雜事物簡單化、具象化。這種筆記方法,通過一個形象的中心,發散出此中心引出的分支,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概念,加強記憶,就像主莖的周圍散發開許許多多美麗的花朵,形成了一個智慧構筑的花園。權威數據統計,使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習工作效率提高20%,讓學習者一周多出一天時間來!針對高中物理深奧而繁雜的教學,思維導圖究其本質,是由文字、線條、箭頭等組成圖像,相對文字而言,具有直觀、形象的優勢,高中物理知識的豐富性、關聯性、結構性往往貫穿其中。調查結果顯示,其他國家的課堂大都采取思維導圖的形式,甚至專門建構一個思維導圖學校來授受各種學科,開設專業課、基礎教育課等等。那么,在我國教育格局不斷改革創新的情況下,思維導圖的引入也必不可少。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根據思維導圖的高效用途,既符合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更是在教育教學模式上展開了創新,加強了物理教學的進步腳步。
二、 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意義
煙花很漂亮,但是你想過沒有,為什么會有五顏六色的光?那是原子中的電子發生躍遷產生的,由激發態變為基態,放出光子,在一定頻率內產生可見光,不同的原子電子躍遷發出光的頻率不同,有了五顏六色的光。一切現象都有本質,本質抓住了,形成了一套理論性的東西,這就是物理。
在高中,物理常常以繁雜的公式和定理來考驗學習成果,學生往往因為不能記憶正確的公式而導致學習成績差,其實,這也是一種學習效率差的體現,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以大腦自然思考從而具體記憶的結果,通常,翻看學生筆記的過程中,往往發現滿滿的公式和定理,但是看了一眼之后,卻仿佛什么都沒有看過一樣。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層出不窮的新型教育手段在教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學習方式,就物理教學而言,如果充分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學習和記憶,一定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總是會遇到無法理解記憶的知識,而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說明大腦的聯想知識匱乏,無法去聯想到這個知識所出現的意義,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設計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面對同學們的重點難點問題時,如何將內容歸納串聯,打開新的課堂局面,而不是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一樣,將所學內容籠統羅列,死板記憶。思維導圖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維方式,在這個平臺中,根據教師給出的想象空間,學生串聯出有效資源,整合記憶,教師每次畫一個分支,就意味著學生需要合理的聯想,而同樣的,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把這個分支當作分支來畫而不施加任何自己的思維聯想,那么思維導圖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三、 物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有效思維模式,其核心內容為關鍵詞輔助記憶,利于人腦的擴展思維來展開抽象記憶。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是將知識結構圖像化的過程,使復雜物理現象簡單化、具象化,權威統計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習工作效率20%,讓學習者一周多出一天來!
(一)提高學習效率
在課堂上,思維導圖的主要應用就是輔助教學,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作為記錄思維過程和知識積累的實質也就是對知識的記憶的一種方法,不僅加強記憶還能在學習中拓展自己的知識?;氐轿锢斫虒W中來,沒有什么方法是一蹴而就的,沒有什么東西是一學就會的,那么教學前的準備就尤為重要,一般能理解的(有意義的)還有圖像,如果運用思維導圖來鼓勵使用者去記憶,就會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再來就是理解,什么是理解?舉個例子,機械運動作為自然界中最簡單、基本的運動形態,它表示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或者一個物體的某些部分相對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隨著時間而變化的過程。那么,我們該如何進一步理解并正確運用機械運動完成解題甚至是合理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
圖中以機械運動為核心,變速直線運動是指物體沿直線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的運動。而當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時,通過的路程除以所用時間,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可作為粗略描述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v=s/t
國際單位:米/秒(m/s)或m·s-1
簡單地說,勻速直線運動是指物體沿直線運動時,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的運動。作為最基礎的運動形式,機械運動是研究其他運動形式的基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與時間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隨路程和時間變化;位移與路程的大小相等。關于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 通過相等路程,比較物體所用時間的長短,所用時間短的運動得快。
2. 在相等時間內,比較物體通過路程的長短,通過路程較長的運動得快。
3. 當通過的路程和時間都不相等時,比較物體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比值越大運動得快。
通過上述這個例子,冗長的理論知識被抽象記憶,學生在理解中,會產生自己的想象和體會,這是大腦產生的最直接的思維。就像我們看到“重力”這個名詞時,會想起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一些生活常識,這個過程就是從想象到形成記憶的過程。學生會有自己的經驗積累,形成一個課本外的“知識庫”,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較容易地被吸收到“知識庫”中。
(二)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物理學習,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比較、分析和歸納的能力,但是對于部分學生而言,物理語言比較難理解,聽課時產生障礙,學習效率比較低。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對零散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擺脫死記硬背。因此,教師不僅僅要制作思維導圖,也要鼓勵學生自己去嘗試制作。
有一些思維導圖的軟件很適合學生使用,當然也有學生更喜歡用筆畫,更加流暢自如。在教學中筆者會鼓勵學生自己制作思維導圖,來整理知識脈絡,構造概念圖。例如在磁場這一章的內容學習完之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思維導圖,學生不僅僅列出了知識點,而且加入了對整個問題的理解。通過教學實踐,發現讓學生自己制作思維導圖,對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很有幫助,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甚至發現之前沒有注意或者別人沒有發現的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創新性的理解,會有相當的成就感,達到創新性學習的目的。
四、 結語
總的來說,思維導圖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相比,更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夠更好地構架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對解題思路等方面是一個更好的幫手,在快速的回憶過程中,迅速找到主要信息和相關要素,在自己的思維中,達到所需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涂秋鳴.“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實驗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6.
[2]陳銘斯.基于核心素養細膩處理高中物理教學內容:以“太陽與行星間引力”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20).
[3]王晨,胡揚洋.物理師范生基于思維導圖的物理教學設計研究:以“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為例的分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