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莉



摘要:以2014年~2018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從心理學角度研究企業采取并購決策的原因。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管理層的過度自信心理會導致企業通過并購擴大規模,國有性質可以減弱二者之間的正向關系。
關鍵詞:管理層過度自信;企業性質;并購
一、引言
近年來,并購頻率不斷增加。但研究發現企在并購后并沒有按照預想的方式實現成長。在減損公司價值的情況下,公司管理層為什么還頻繁并購成為學者們討論的話題。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管理層大多高學歷、經驗豐富,這使得管理層可能會高估自己的并購整合能力,從而做出不恰當的并購決策。
二、文獻綜述和研究假設
(一)過度自信與企業并購
隨著行為金融學引入公司研究領域,學者開始研究心理因素對企業管理的影響。[1]過度自信心理的存在會使人過于相信自己(李丹蒙等,2018)。[2]并且相比于其他人,管理層的學歷更高、經驗更豐富,更容易產生過度自信心理(Cooper等,1988)。[3]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使得管理層對企業決策的影響更大(姜付秀等,2009)。因此管理層是否過度自信影響企業并購。[4]過度自信的管理層更容易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Roll,1986),[5]過度自信的程度越高越容易發生并購,并且相比于非過度自信組,過度自信組更可能降低企業績效。因此提出假設1:
H1:管理層過度自信與企業并購正相關
(二)企業性質的調節效應
在企業并購過程中,[6]制度環境因素起著重要作用(姚益龍等,2014)。[7]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經營權逐漸下放到管理層,但政府仍然對一些決策具有終極決策權(陳信元和黃俊,2007)。因此,相比于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并購決策在審批環節更加嚴格,對管理層決策的監督作用更強,即使是過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不能貿然做出并購決策。其次,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國有企業的管理層更傾向于穩健性較高的決策。因此提出假設2:
H2:國有性質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層過度自信與企業并購之間的正向關系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4年~2018年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剔除銀行、保險等金融類公司,剔除ST、PT公司及樣本缺失的公司。所有數據來自CSMAR數據庫。對連續變量進行1%和99%百分位Winsorize處理以消除極端值的影響。
(二)變量定義及模型構建
(見表1)
本文采用模型一來驗證假設1;采用模型二來驗證假設2。
模型一:
Merge=b0+b1OC+b2Size+b3Roa+b4Lev+b5Growth+b6Age+b7Dual+∑Year+∑Ind+ε
模型二:
Merge=b0+b1OC+b2Soe+b3OC*Soe+
b4Size+b5Roa+b6Lev+b7Growth+b8Age+
b9Dual+∑Year+∑Ind+ε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從表2可以看出被解釋變量的均值為0.367,說明樣本中有36.7%的企業發生并購;解釋變量的均值為0.420,說明樣本中有42%的管理層增持本企業股份,表現出管理層過度自信;調節變量企業性質的均值為0.327,說明樣本中32.7%的企業為國有企業;控制變量中,兩職兼任的比例較低,資產負債率處于中等水平,企業之間總資產收益率和成長能力相差較小,公司成立年限較久,規模較大。
(二)回歸分析
表3為logit回歸結果,第一列為模型一的實證結果,第二列為模型二的實證結果。管理層過度自信與并購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管理層過度自信會導致企業并購;加入企業性質以及管理層過度自信與企業性質的交乘項后發現企業性質對于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的正向關系可以起到抑制作用,驗證假設2。
(三)穩健性檢驗
1.為緩解遺漏變量帶來的內生性問題,在控制變量中加入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度,做以上分析,假設1和假設2依然得到驗證。
2.為了消除IPO對結果的影響,在研究中公司年齡采用公司上市年限,剔除上市年限為1年的數據,對剩余10836個樣本做上述回歸,假設1和假設2依然得到驗證。
五、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發現管理層過度自信正向影響企業的并購決策,并且在非國有企業中這種現象更加顯著。本文豐富了企業并購的影響因素,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企業頻頻并購的原因,同時為企業今后采取并購決策提供參考,以減少非理性的并購行為。
參考文獻:
[1]李丹蒙,葉建芳,盧思綺,曾森.管理層過度自信、產權性質與并購商譽[J].會計研究,2018 (10):50-57.
[2]Cooper AC,Woo CY,Dunkelberg W C.Entrepreneurs'perceived chances for suc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3 (2):97-108.
[3]姜付秀,張敏,陸正飛,陳才東.管理者過度自信、企業擴張與財務困境[J].經濟研究,2009,44 (01):131-143.
[4]Roll R.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 (2):197-216.
[5]Brown R,Sarma N.CEO overcon-fidence,CEO dominance and corporate acquisi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07,59 (5):0-379.
[6]姚益龍,劉巨松,劉冬妍.要素市場發展差異、產權性質與異地并購績效[J].南開管理評論,2014,17 (05):102-111.
[7]陳信元,黃俊.政府干預、多元化經營與公司業績[J].管理世界,2007 (01):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