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軍
摘 要: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是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基礎學科,而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應當從多層次展開教學,這樣才能增強學生語言素養和提升職業道德品質。然就實際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而阻礙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所以本文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解決對策,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及為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一、 前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進步,對教師也提出了更加具體化要求,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講解基礎理論知識,還應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以實現增強語文素養和提升道德水平的目的??墒情喿x教學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常規教學手段并不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學習效果。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對策,希望能夠將教學中的問題解決掉,以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
(一)學生缺乏良好閱讀方法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是我們不容忽視和小覷的,因為只有學好語文才能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而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重要板塊,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們應加強對其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實際情況時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較大問題,他們往往缺乏一個良好的閱讀方法,進行相關課外閱讀時總是囫圇吞棗,鑒于此就會造成文章內涵理解不到位,以及享受不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和快樂。
(二)學生閱讀興趣不高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進行一切學習活動的唯一驅動力,也只有他們對所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才能主動參與,進而獲得最理想化的教學效果。但是就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狀況看并不理想,學生對閱讀內容并不感興趣,部分原因是教師授課方式存在問題,本身閱讀教學相對其他科學習就枯燥乏味,這樣就會使學生更加不能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進而嚴重拉低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以及難以實現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三)閱讀教材資源比較匱乏
高效課堂的前提基礎是素材的豐富性,這是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要的元素,同時也豐富學生知識涵養和拓寬知識寬度的重要內容,可是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主要以實際教材為主來展開閱讀,沒有進行課外讀物延伸行為,這樣就會造成學習內容的局限性,學生只能夠在現有的資源中展開學習,教材之外的豐富人生哲理難以接觸到,鑒于這種情況就會拉低整體教學水平,也難以實現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所以教師應采取對策加以解決。
(四)閱讀教學環境有待完善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生高效閱讀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重視環境好壞對學生的影響,應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并加強對其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在充足的空間下掌握閱讀技巧。但是就目前閱讀效果來看并不理想,教師并沒有為學生構建良好閱讀環境,甚至班級角落沒有一個像樣的讀書角落,鑒于沒有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是很難提高閱讀能力的,更不要講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了,這十分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也阻礙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
學生不僅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者,也是課堂的主宰者,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將學生擺在首位,改變以往以講課為主而忽視學生地位的現象,充分尊重和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以此來增強自信心,使其能夠更加積極配合自己主動參與閱讀活動中,進而獲得最理想化的教學效果??墒乾F實情況是部分教師往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總是以個人為中心向他們傳授知識,使得他們只能被動去接受知識,久而久之就會喪失自主學習能力,這對其后續學習和未來發展無疑是不利的,由此可見,學生主體地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加強閱讀方法指導
針對上述學生缺乏良好閱讀方法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當加強閱讀方法指導,具體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將閱讀中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時刻做好閱讀筆記,也可以讓他們對某段落進行背誦,使優美語句成為自己的寫作素材,并靈活運用在后續寫作環節中。再或者可以摘抄名人名言、精彩片段等,這些行為都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進而養成“勤動手勤動腦”的良好閱讀習慣。其次,教師還應加強仿句、仿篇等內容練習,這是鍛煉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可以起到提升創造力想象力的作用。當然還要引導學生將閱讀中不理解的地方標記出來,隨時向教師或者是其他同學請教,直到將其弄懂在進行下一環節閱讀學習。因為本身閱讀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過程中勢必會遇到阻礙和困難,只要及時尋找解決辦法就可以迎刃而解,進而將相關內容理解透徹,最終既能夠實現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愿望,又可以使其享受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和快樂,以及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效性和質量。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高效教學的前提是學生對所學知識興趣濃厚,因為只有他們對知識點有著較高探究欲望,才能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反之,不僅不能積極主動參與而且還會產生抵觸心理,這十分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優化教學活動,進行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的教育活動,豐富的活動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旦興趣被燃起就會主動參與到閱讀中去,進一步獲得理想化教學效果。與此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快速提高閱讀能力,教師還應將多媒體設備引入教學活動中,本身該設備就不僅強大的圖片、視頻、文字等功能,它的應用可以將抽象化的知識點變得簡單化,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閱讀變得有滋有味,讓學生在學習時不會覺得吃力反而很簡單,鑒于此他們可以更加努力參與課堂活動,進而有效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實現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終極目的,最重要的是可以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