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因為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孩童志趣未退,他們渴望在一種輕松自在的環境中學習,游戲進課堂便成為數學教師的共識,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就會使數學課堂實效性的發揮受到影響。本文從課堂導入激活興趣、利用游戲解決重點內容、啟發學生的思維以及用游戲培育學生數學品質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使學生在游戲中更睿智、數學思維品質更強。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游戲教學法
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來看,低年級的小學生心理年齡還處于兒童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怎樣在長達45分鐘的課堂時間內一直坐在座位上安安靜靜的學習,這也是低年級的小學教師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游戲,對他們而言毫無抵抗力,游戲教學策略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增強課堂的實效性。當前很多數學教師都已經對游戲教學法給予了關注,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控制不了課堂局面,學生只顧玩,忽視了知識的積累和應用,課堂實效性不強,這些突出的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才能使游戲教學法為學生的學習助力。具體的課程實踐中,教師可以在導入中滲透簡單游戲,在學習重點內容的時候設計動手動腦的實踐類游戲,在合作探究的環節設計互動性強的交流類游戲,在自主作業中設計一些競技類游戲,在課程每個環節都應該選擇適合的游戲類型,借此提升課堂實效。
一、 借助游戲,激發學生的知識探求欲望
低年級的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不是太強,故而教師應該在一種較為輕松的教學環境中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探究知識的欲望。游戲具有趣味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還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科情感,只有擁有了這樣的情感,他們才能夠獲得學習的成效。游戲引入課堂,可以在導入環節采用,低年級學生對于課堂的專注力還不是很強,如果能在上課伊始就喚醒學生對抽象知識的關注力,那么課堂就會變得靈動起來,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在游戲中變得輕松起來。游戲的選擇不是盲目的,而應與課堂所學知識緊密相連,使其既有趣味性,又有啟發性,這需要教師的教學藝術。
例如,在《位置》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來導入課程,“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老師要幾個同學跟我一起忙碌起來。我們先排起隊,然后按照我的指令,迅速完成動作,好不好?誰敢迎接老師的挑戰?”低年級的學生都非常愛表現自我,于是很多同學都跑到了老師的身邊,排位置游戲就可以開始了,“小民,你快速到王芳的右邊!李麗,你迅速到老師的右邊!田芳,你迅速到老師的前面!”這樣的游戲中,學生們的思維在飛速運轉,他們對于方位的辨識程度也越來越強,當然也有的同學在慌亂中出錯,但是此時教師可以不做糾正,因為這個游戲是為了引入課程,詳細講解應該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又如,在學習《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時,筆者以小學生最喜歡的“老狼幾點了”這一游戲開始講起。教師扮演小羊,學生扮演老狼,假設小羊與老狼之間的距離為10步。教師可以提出諸如:“我先走了3步,我再走幾步,老狼就可以吃掉小羊?”“我先走了2步,我再走幾步,老狼就可以吃掉小羊?”……這樣的問題既有趣又貼合教學內容,學生感到特別好玩,思維立馬被激活了,紛紛開動腦筋思考了起來。
游戲導入課程切忌時間過長,要達到應有的效果即可,不能只為了追求課堂氛圍而失去最重要的教學目標,課堂雖然是屬于學生自己的,但是就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也需要教師恰當的引導,課前游戲要簡短有思維的發散性,要引起學生的思考。
二、 巧用游戲,攻破重點的知識學習難題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一些重點的知識用簡單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學生才能更容易理解,畢竟低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限,需要教師深入淺出化解數學難題,而游戲這種形式就可幫助學生輕松掌握數學的重點內容。游戲設計要合理,要用學生喜歡的形式,比如猜猜看、找找看、動畫演示、角色演出等多種形式,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找準重點內容,理解和分析重點知識了。游戲的設計中要有明確的目標,針對性要強,而且在游戲環節,教師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在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使數學服務于自己的日常生活。
例如,在《認識鐘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解決學生難懂的知識,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就是讓學生熟悉快到整點和整點剛過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來體驗知識學習的成就感。“同學們,今天我們要玩的游戲是幸運大轉盤,看哪個同學是幸運的,看哪個同學能夠準確的標記時間。”教師提前準備好道具,用紙殼做一個很大的鐘表,讓時針和分針可以在轉盤上自由轉動,然后讓學生挑戰,看誰能按照老師說的時間準確轉動分針和時針。學生們在這樣的轉盤游戲中獲得了極大的學習興趣,而且迅速的掌握了知識,收效非常明顯。
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在學習中,遇到一些疑惑就失去學習興趣,故而利用游戲幫助學生攻破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非常有效。解決問題的游戲形式有很多,教師可以研究好教材的內容以及低年級學生的心理期待,有的放矢的選擇游戲形式。
三、 妙用游戲,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學科素養中關注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而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需要教師的引導,相比能力而言,他們更需要良好的思維習慣,低年級是學習的基礎時期,在這個時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對于促進學生的思維品質以及數學素養形成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利用游戲活動啟發學生的思維,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會因為教師的刻意引導而變得沒有趣味,也不會因為學生刻意學習思維方式而變得枯燥,游戲介入,不僅可以使學生創造性的思考教學內容,還可以使他們在每次游戲活動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趣味和實效。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準備一些紙幣,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超市環境,充當收銀員和顧客,這樣就會很容易熟悉人民幣的面值以及使用人民幣。“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角色扮演一個小游戲,我們看這些紙幣,我分發給大家,讓大家在咱們的模擬超市中買東西,看大家誰能夠做一個精打細算的小小持家人!”學生們開心極了,選好角色后就開始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有的同學對于找零不熟悉,要仔細的盤算,還有的同學在大家的幫助下精打細算的買東西。在這樣的游戲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以發展,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會運用知識。又如,在練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教師可以舉行小組合作的“奪太陽”的數學競賽。課前教師讓孩子們分成幾個小組,以組與組之間的口算搶答來進行“奪太陽”的比賽。“奪太陽”的方式很多種,可以是指定小組代表搶答、非指定小組成員搶答、各組答題最快者搶答、組長之間搶答等具體方式,最后小組統計得分情況。這種“奪太陽”的比賽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好勝心,開發了學生的計算潛能。
其實,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首先要以思維習慣培養為主,要在趣味性的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的智慧。
四、 利用游戲,解決學生的習題練習煩惱
低年級的學生在做練習題的時候一般比較抵觸,大都不愿意獨立自主完成,不是依靠教師就是依靠家長,做題的主動性很差,而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呢?游戲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有利于促進學生完成習題的積極性。俗話說,熟能生巧,只有勤于練習,多加思考,才能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感悟到學習的成就感,而低年級學生大都一提到做題就頭疼,如果采取競賽游戲、你出題我來答、搶答爭冠軍等游戲活動,學生做題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不僅如此,還可以使學生輕松熟悉做題的思路,提升數學素養。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設計好規則,避免學生因各種矛盾而失去游戲活動的有效性。
例如,在《100以內數的加法》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做一些練習題,“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舉行一個對抗賽。這個比賽,要分成幾個小組,我們出同樣的題目,看哪個小組答的又快又準確。我們要以搶答的形式開展活動,看最終哪個小組的得分最多,我就封他們為‘數學計算王。”學生們的激情立即被點燃,躍躍欲試,在許多的練習題中,學生們很快很準的進行著運算,思路越來越清晰,思維活動越來越活躍,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又如,在學完了《11-20各數的認識》后,筆者讓孩子用畫畫的方式理解這些數字,要求他們懂得一些分割、合并圖形的方式,也根據自己理解寫出算式、答案。這樣的作業既結合了學生喜歡畫畫的一種美術形式,又讓其復習了課上學到的知識,還訓練了學生的問題能力和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自行出題,自行練習,可謂一舉多得。
在低年級數學習題訓練中,游戲形式可以廣泛采用,既可以使教學活動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展,還可以使學生在無形中熟悉解題的思路,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在游戲中與同學和老師親密互動,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同時,收獲了知識和情感。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尋找一條更為輕松和愉悅的學習之路,放飛學生思維的同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游戲的介入,不僅可以打開學生數學學習的心扉,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錘煉學生的數學學習品質。文章對游戲介入課堂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意在使低年級的學生能夠輕松學數學,能夠在游戲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范德君.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
[2]付宇.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才智,2018(34).
[3]蔡利.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數學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8).
[4]史麗艷.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游戲化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
作者簡介:唐慧君,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新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