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物屬于自然學科,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在講授生物知識點時,教師應當加強生物知識與生活內容的有效結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觀察習慣,通過學習生物能夠更加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生物教學,并提出具體的生物教學方法,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生物學習之中。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生物;學習興趣;創新教學
一、 引言
對于新時期的學生而言,學習成績并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社會發展需要全面,人才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也作為考察重點,所以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教師必須要充分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意義。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運用豐富多元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索,鼓勵學生多角度的分析探究問題,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二、 學生缺乏生物學習興趣的原因
生物學科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雖然與生活緊密相關,但是大部分屬于新型知識領域,學生對于這些內容充滿好奇心,但是當前學生生物學習興趣薄弱的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教師必須要應用趣味豐富的語言帶動學生思考和學習,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十分嚴肅,可能會導致生物學科知識難以與日常生活相連,教學效果也會大大降低。也有的教師并未重視生物實驗教學,過于重視理論講解,難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所以導致師生之間缺乏了解溝通,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薄弱。
(一)課堂提出問題相對較為簡單
部分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有效的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經常會提出一些比較淺層的問題。并且利用是不是對不對的方式引導學生回答此類問題,則很容易給予學生造成思維定勢,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和發展,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盲目跟風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所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形勢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也難以得到提高。
(二)提出對象范圍小,且急于求成
部分教師在提問問題時喜歡提問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忽視了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很容易造成兩極分化,并沒有完全顧及全部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于教師也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部分教師在提問教學問題時,學生能夠立刻回答,但是教師給予學生時間較為短暫,學生并沒有來得及有效的思考,所以根據此類問題,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欲望會有所降低。部分教師在提出問題時,通過利用這個問題誰會回答的一些提問方式,讓學生匆忙地進行回答和探索。很多學生在課堂當中很容易失去生物探究的熱情,所以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在課下對于生物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有效提高的現象,從而對自身的學習和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
(三)學生個人問題
初中學生由于正處在叛逆時期,認知水平存在盲目性,很多學生會根據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來進行主動的探索,更加愿意融入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當中,特別是針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很多教師會提出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積極的進行反饋和回答而處于中下游的學生在課堂當中對問題的把握不夠靈活和多樣,作為課堂的旁觀者,并不具備主動投入到討論當中的能力和動力,久而久之學生會根據各項問題,對于教師產生越來越多的疑問,所以針對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學生很容易產生思維定勢,自然阻擋了自身探究熱情的提升。
三、 初中生物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對策
(一)利用多媒體豐富學生學習內容
因為初中學生對生物學習知識,初步的了解和接觸,所以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思維,教師要在課堂實驗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在生物學習當中的動力。教師也要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一改以往的教學模式摒棄黑板與粉筆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育教學的拓展,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的與教學內容相互融合,使單調的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生動和活潑,便于學生的學習和對知識的理解,充分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教師需要利用良好的教學策略改善這一教學的現狀,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知識和內容,豐富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能力和資源的探究熱情。教師需要改善教學的氛圍和環境,通過多媒體平臺向學生提供豐富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利用多媒體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和探索,從而幫助學生初步的了解生物學科的相關內容,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和探究能力,不斷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利用大量的信息進行教學的創造和創新。例如學生學習《生物的多樣性》這節,教師就可以通過影音資料為學生呈現不同的生物進化狀態,使學生對于生物知識有所了解有所探究,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和對生命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幫助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思維,使學生在體驗當中學習生物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和學習動力。
(二)借助課堂實踐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
由于課堂實踐活動是傳授生物知識,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所以教師需要在教育實踐當中,將教學內容結合生物教學知識進行教育教學的拓展引導,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光合作用》這一節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帶的植物進行實驗的探索和思考,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讓學生在活動當中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和學習動力。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當中,要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有所了解,并且讓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養的各種植物,學生能夠在互動和交流當中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的環境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依據實驗操作的步驟,在交流當中觀察,實際的實驗,并且使學生結合所學內容的知識,對生物的原理進行初步的了解和探究,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生物實踐學習當中更好的把握學科的學習內容。
(三)利用課外知識延伸擴展生物教學
由于初中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正處于初級階段,所以對于生物知識結構了解不夠完善,所以教師需要在生物教學當中利用課外知識進行拓展,教學延伸生物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對于生物學科有一定的初步認知和了解。教師要全面性的探究生物教學教材,通過對教材進行詳細的解讀和創新利用,拓展性的知識進行教學的融合,逐步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學的延伸和引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展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索當中抓住生物學習的基礎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識。例如學生在學習《人類活動對于生物圈的影響》,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行為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學生通過實踐類的活動,在探究和思考當中感受環境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提升學生的資源節約意識和環保理念,豐富學生的學習思想。
(四)介紹生物學科的重要性
由于很多初中學生在教師的應試教育理念下,對于生物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不高,所以學生并不充分重視生物學習和探索。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當中強化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興趣學習熱情,并且在學習當中及時的了解生物學科的各類社會熱點性話題,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及時的向學生傳遞生物知識,讓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就可以利用警匪題材的類型電影向學生介紹警察破案,所用的DNA對比來確定罪犯,是生物知識通過此類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讓學生在生物學習當中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逐步的增強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個人學習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
(五)教學語言幽默化
教師的教學語言,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所以教師要通過幽默的語言進行教育教學的引導,將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生動和活潑,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課堂教學氛圍的完善,教師要切合教學主題,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教師也要善于設計課堂教學結構,由于良好的課堂教學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形式時,要充分地針對當前學生生物學習現狀,進行科學的備課,通過導入的形式在課堂教學當中搜集相關知識,從而擴充學生的生物探究知識面,讓每一個學生樹立生物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從而全方面的激發學生的生物探究欲望,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從而跟隨生物教師的逐步引導,樹立生物學習的思維。
例如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對于生命活動進行介紹,并且引導思考,說明活動具體是指什么?在課堂實踐教學當中利用有關的生物故事進行教學的拓展。例如“蠶病事件”是人類第一次找到致命性的微生物,并且取名為病毒。人類通過尋找能夠殺死病菌的方法,防止病菌的傳播,并且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疫苗。教師通過將歷史事件向學生進行課堂的介紹和講解,使學生結合歷史事件對生物知識進行有效的探索,不斷的強化學生的生物學習熱情和動力。
四、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將生物實驗貫穿于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符合生物學科的本質特征,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多重感官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魅力,在參與實驗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動腦思考能力。由于初中生物知識點包羅萬象,豐富多元,學生只有激發了學習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學習與思考,所以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實驗過程中不斷提高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恩山.初中生物課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半月書刊,2017(11):64-65.
[2]史立平,王艷萍.中學生物教學活動設計與案例分析[J].學周刊,2017(12):64-65.
[3]張小勇,夏茂林,趙廣宇.初中生物課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生物知識2018(6):156-157.
[4]王世曄.如何激發初中生對生物學的興趣與愛好:以“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155-156.
作者簡介:劉春杰,吉林省榆樹市,吉林省榆樹市新莊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