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濤
【摘要】項目式學習起源于歐洲勞動技術教育思想,蓬勃發展于美國,20世紀90年代引入到中國,但未被廣泛推廣。近幾年,國內一些學校在核心素養推動下又開始研究試點推行。項目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建構主義理念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它主張學生通過一定時長的小組合作方式,解決一個真實世界中復雜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或完成一項源自真實世界經驗且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務,在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精心設計項目作品、規劃和實施項目任務,進而逐步習得包括知識、可遷移技能、高級思維能力、關鍵品格等在內的21世紀核心素養。項目式學習通過“以用促學,在用中學”的方式,在完成特定的任務中,學與用合二為一,這種提升學生素養和能力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受到現代教育界的青睞。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核心素養?建構主義理論
一、根據現代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論,項目式學習成為必然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和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國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學科素養和能力,并且“項目式學習”成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落實的有效途徑。
2.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由于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項目式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及情境創設等特點契合了建構主義的四要素。
3.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提出“三中心論”教育思想體系。“以經驗為中心”是指一切知識來自于經驗,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傳遞經驗的方式;“以兒童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忽視兒童的興趣、忽視兒童的需要的做法,主張教育應以兒童為起點;“以活動為中心”認為崇尚書本的弊端是沒有給兒童提供主動學習的機會,只提供了被動學習的條件—死記硬背,讓學生從實踐活動中求學問即“做中學”。項目式學習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實踐活動來獲取知識的特點符合實用主義教育理論。
二、依托頂層設計和科學發展路徑,健康實施項目式學習
1.成立項目學習種子研發團隊。學校成立由教學干部、名師、研究生、青年教師等骨干力量組成的種子研發團隊,學科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數學、思品、語文、歷史、地理、美術、信息等。
2.多渠道取經尋求高位發展。學校組織種子研發團隊成員零距離接觸高端專家團隊,不失時機地加入到三十九中高中部參與聽課、評課,與專家們圍坐交流;多批次派干部到上海、江浙教育發達地區學習、調研“教與學變革”實踐;并且我們查閱了大量的有關項目學習的資料,為開展工作做好知識、理論儲備。
3.認知自我,確立精準戰略定位。專家把學習能力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是學習理解,是我們傳統的學習方式,基于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解決書本問題培養的能力;第二層級是實踐應用,是在實踐中通過調查、研究、體驗解決實際問題培養的能力;第三層級是遷移創新,是最高階的學習。作為初中學校,我們在思考如何在學生知識儲備相對淺顯的現狀下,突破理解記憶的訓練,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關注遷移創新的高階思維的培養?項目式學習是在第二層級與第三層級的學習,給我們提供了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的有效方式。我們做項目式學習的定位就是:在多學科教師的有效引導下,站在高端學習的角度,通過項目式學習的驅動,促發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為學生實現學習能力躍遷奠定基礎。于是“授之以漁”成為學校做項目式學習的戰略定位。
4.以點促面分類分學科試點探討。學校根據學科特點和課程設置,根據國家課程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有一定落差現狀,進行“基于國家課程校本化開發”縱向實施;為了打破學科割裂現狀,培養創新性人才,進行“基于steam理念下的學科融合”橫向實施。(1)縱向實施具體操作如下:語文學科,根據《草房子》書籍,進行精讀、略讀、讀思結合、讀寫結合,實施《整本書閱讀》項目。德法學科,結合德法主干知識增強家國情懷,開發《基于新聞熱點探討國家振興》項目。化學學科依托青島市“初中化學引橋課程的開發研究”課題,從“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作為切入點,實施八-九年級引橋項目學習。歷史學科,依托歷史伴我行理念,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開發《輝煌改革之路,巨變四十年》項目。生物學科,根據生物知識解決盤中蔬菜問題,開發《被子植物的一生》和《蘑菇日志》項目。美術學科,基于尋找故鄉的美活動,開發《家鄉的船》項目。(2)橫向實施具體操作如下:地理+生物+化學學科,從海洋環保、海洋資源方面開發《海洋課程》項目。物理+化學學科,根據嫦娥四號發射升空大事件,聯合開發《火箭中的金屬與燃料》項目。信息+數學學科,從提升孩子們創客思維、計算思維入手,聯合開發《創意軟件》項目。心理+藝術學科,基于九年級學生心理壓力較大現狀,聯合開發《心音課程》《心美課程》項目。(3)學校另行開發特色項目:①“基于優秀影視作品的多學科協同項目式學習”,實施路徑是教師學生觀看影片→集備組聯合制作任務單→集中進行項目推介→學生個人進行項目任務申報→教師細化項目任務布置→假期實施相關任務→假后班內小組展示→學科教師評價。思品學科:依托《海洋》影視,開發“建設美麗青島,助力海洋強國”項目學習,最后展示課被評為市北區班會公開課。化學學科:依托《流浪地球》影視,開發“化學反應中的能量”項目學習,最后展示課被評為青島市化學公開課。②基于地域特色文化調研項目式學習,實施路徑是通過調研區域文化開發的德育課程項目式學習方式。班會課:依托市北區經濟發展建設現狀調研,開發“厲害了,我的市北”項目學習,最后展示課被評為市北區公開課。
三、通過項目式學習的實施,學校堅定走特色發展之路
在“共生共長”理念引領下,我們將打造一所具有項目特色的生本樣態學校。屆時,項目課題的內容及開展形式多樣化;學校具有科學、規范化的課程,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保證教育教學的最大效果;項目式學習常態化,此方式成為課程實施的基本體現,變成教師教學的常態方式。項目式學習師生參與全員化,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變革中“共生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