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琪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觀念形成的開始階段,這一階段所受到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將會深刻地影響到學生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而在新課改之后,教師們已經認識到了以往教學方法的落后性,繼續(xù)真正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先對自身思想進行更新,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另一方面也要學會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教學經驗,從多個方面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負起責任。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所頭疼的問題。以往的教學經驗已經告訴了我們,只一味地強調課本上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很難達成良好的效果的。從學生角度來說,小學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差,經歷也少,對課本上所描述的很多道德觀念缺乏具體認知;同時,其所生活的環(huán)境也在不斷地對學生的觀念產生著強力的影響,這些都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來講,教師要做到自身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的雙重發(fā)展,一方面要吸收各種先進的教學經驗,采取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落實好新課改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對自身的思想觀念等進行更新,從更加生活化的角度開展教學,讓學生能夠獲得實際的提升。
1 發(fā)揮榜樣作用,重視日常教學
想要讓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變得更加有效,教師首先要認識到作為陪伴學生每天共同學習生活的自己對學生的道德觀念是有著極其強大的影響的,而這種影響不僅僅在于理論知識的教學,更多的在于自己日常的行為習慣。如果教師平時就有著較高的道德水準,那么其學生也就更加容易受到影響變得更加積極向上;而如果教師平時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則會對學生產生反面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生之前要先對自己進行高要求,主動地讓課本上所講述的知識在自己身上得到體現(xiàn),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積極道德觀念的建立。
比如,在“煙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險”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就更要注意自身的舉止,讓自己成為學生們模仿的榜樣,給學生帶來正面的影響。如果教師一邊在課堂上強調煙酒的危害性,一邊卻又大肆抽煙喝酒,不加節(jié)制,這就會讓自身的言行與行為出現(xiàn)矛盾,自己的威信也會大大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也就很難真正認識到煙酒的危害,反而可能處于模仿心理而故意去接觸煙酒,從而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首先以身作則,少抽煙少喝酒,用自己的行為為學生樹立一個標桿。
2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加深學生感悟
想要讓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變得更加有效,教師還要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和感悟。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道德教育缺乏重視,在教學中也多是以簡單的口頭講述為主,不僅形式單一,而且所教學的內容也十分乏味,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要利用好新課改之后涌現(xiàn)的種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學習體驗重視起來,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游戲等優(yōu)化學生學習體驗,讓學生的學習更加主動積極。
比如,在“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干巴巴地將我國古代的科技是多么多么厲害,就會讓教學顯得十分無趣了。而如果教師利用好多媒體設施,給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配上一個個鮮明的圖片或者視頻演示的話,那么課堂的有趣程度就會得到大大的提升了。此外,教師也可以選擇帶領學生參觀相關博物館、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手工操作等方式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以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地態(tài)度去面對課本上的知識,提升教學有效性。
3 開展家校共育,增強教學效果
想要讓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變得更加有效,教師也要認識到學生最為親近的人—家人對學生的重要影響,多與學生的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家長配合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效果最大化。相比于學校里的教師同學,家長對于學生來說是更為親近的存在,同時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十分強力的。因此,教師要主動地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向他們解釋自己的教學內容,從而爭取到家長對教學工作的積極配合。
比如,在“自主選擇課余生活”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選擇健康的愛好,促進自身的多方面發(fā)展的同時也要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讓家長配合學生的選擇。否則,即使教師再如何強調正確的愛好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一旦家長不配合,只專注于學生科學知識的學習,那么這樣的教學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只有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讓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首先要對自己高要求,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其次要對教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優(yōu)化學生學習體驗;最后還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從學校和家長兩方面共同發(fā)力。
參考文獻:
[1] 柳琴珠.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8(18):34-35.
[2] 劉瑩.小學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7):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