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慶旭
【摘?要】德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內容,對素質教育的發展有著積極推動作用。因此對于教師自身的教學以及班級管理而言,要不斷推動德育教育的管理,使得德育教育為學生的成長發揮積極作用。且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更需要德育教育的引導,促使其人格不斷得以完善,品質不斷得以提高。本文思考初中班級管理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以提出有效見解。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德育教育;思考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生活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的基礎上,開始對精神層面不斷有新的需求。基于此,新課改開始不斷得到推進,對學校的管理和班主任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隨著對學生素質教育重視度的不斷提高,德育教育的地位被更多教師所認可。基于此背景下,本文正是對初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探究、思考。
一、注意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初中教師首先要自我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價值觀牢記于心,才能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引起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認可和學習。因此,教師需要做到在課堂上認真教學,對教師工作敬業敬崗、對每位學生負責。做事工作時要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一位優秀的教師,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思想素質都需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心情煩躁時,和學生溝通時需整理情緒,做到不把自身情緒發泄給學生,進入教室前調整自己狀態,不在課堂中表現自己的消極情緒;公平對待每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對待差生的詢問應該認真答復,對待班級中智力有問題的學生應該耐心給予幫助。
二、結合管理制度,灌輸學生觀念
教師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班級各項規章制度中,潛移默化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例如,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紀律要求,都需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組織全班共同制定班級制度,每位同學都是制度的制定者、監督者和實行者。首先,初中學生自主討論,提出班級生活紀律、學習要求等方面制度;其次,提交制度給教師,教師將不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錯誤規章刪除;最后,全體學生投票,如若三分之二以上學生舉手通過,則記入班級制度中。這種管理制度,充分體現民主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學生在實施過程中,逐漸體會和認同社會主義價值觀念。
三、鼓勵學生交流溝通,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提倡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學會與學生做朋友,教師的責任不僅是教授學生在社會發展中的知識,更是要指導學生怎么成為優秀的人才、怎么與人進行思想交流。因此,教師的班集體管理方式也應從心里出發,讓學生體會集體的歸屬感,與學生枸架起穩固的師生橋梁,軟化初中學生較為叛逆的思想和內心,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的角落開拓一個專門的心理交流空間,鼓勵引導學生在這個角落里以匿名的方式寫下自己在生活、學習方面的煩惱,并且由教師進行定時的收集和解答。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則需要進行定向的引導,假設有些學生較為內向、不愿與人交流,那么教師就可以在班級中的各個方面進行引導和鼓勵,將其逐步帶出他的心理世界,從而真正融入到班集體中。教師要與學生創建積極優良的師生關系,做學生學習上的教授者,更要做其人生道路上的引導者。
四、加強品德教育,進行德育滲透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即學生自身的發展才是德育教育的關鍵,所以措施的實施都要以學生自己為出發點。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自身的品德管理,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時機的把控能力,進而在恰當的時間節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對自己的要求提高,符合德育教育的發展方向。
其次教師要加強和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對學生的教育而言,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得學生家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的德育教育提供強勁的后備力量的支持,進而最終達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朝著一個方向發展,為學生的成長創設無比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班會活動中,要求學生自己去設計一場知識競賽活動的相關比賽問題,所設計的問題以德育教育為出發點,包含各個方面的問題。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尋求父母幫助的情況下更好地完成比賽相關問題的設定。但是教師同時要和父母加強聯系,使得父母明確在學生需求幫助的過程中,自己只是提供輔助作用,切不可代替學生進行設計。最后在學生設計完成之后,教師收集學生的設計,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家長一起參與的活動形式,舉辦知識競賽,教師基于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分組,進而進行小組分組比賽,加強知識競賽的趣味性。并對在知識競賽中表現更為優異的學生以分發小禮品的形式進行獎賞,因材施教,鼓勵表現稍微差一點的學生,激勵學生的自信心。
五、結語
基于以上種種措施的實施,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對學生更好的管理,教師自身的教學更加具有效率,而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而言,其德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其自身人格的完善,以及良好品德的養成,并進一步成長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韓麗.初中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創新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