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燕
摘?要:數學學科的學習比較重視思維能力,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真正意義上進行學習的時間還不是特別長,而且也可以說,該階段的學生也是正處于一個學習比較基礎的時期。小學數學的知識點比較基礎,也是學生往后知識學習的基礎,因此課堂中需要教師多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認真聽課,與學生更多的進行互動,但是這種互動的形式,很多教師沒有把握好,只是單純讓學生進行一些復述,沒有實際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意識;布置學習任務;鼓勵學生質疑;增加課堂提問
問題意識不僅僅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一些問題的提問,讓學生進行一些回答,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也形成問題意識,可以使得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對一些知識點產生質疑的能力,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培養。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體現在課堂中,教師通過一些具體的情景的設置,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深化知識點的理解。并且需要教師不斷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可以進一步感受到課堂中進行一些問題思考所帶來的成就感。
一、布置預習任務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因此很多情況下,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去進行一些知識點的學習,因此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進行布置作業,引導學生去進行完成。并且讓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的環節,可以使得學生通過自己思考,發現自己不能夠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將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不能夠理解的知識點說出來,教師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比較有側重點,而且也可以使得學生進行聽課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進行理解自己在預習過程中不能夠理解的知識點。
例如,在教授“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小節時,在教師講課之前,教師可以先留給學生一點預習時間,然后提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可以根據課本當中的內容學會自己計算,教師再對學生的思考結果進行提問,讓學生可以先自己說出預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最后指導學生進行具體的計算,教師在此過程中只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計算上的指導,剩下的讓學生自己去進行多練習。其實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只有充分放手,讓學生多自己進行一些問題的思考,那么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夠得到很好的調動,從而不斷提高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二、鼓勵學生質疑
整個課堂當中,不僅需要教師的參與,更加需要學生也可以參與到這個環節當中,使得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一些提高。雖然說小學數學知識點比較基礎,但是教師需要做的就是不僅需要讓學生可以理解好這些知識點,而且還可以在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行一些鍛煉。教師可以故意講錯某一個環節,或者是通過設置問題的形式去激發出學生的質疑心,使得學生可以多通過這樣的形式,增加問題意識。
例如,在教授“位置和方向”這一小節時,由于位置這一小節的內容在數學教學環節當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比較考驗學生的整個思維能力。因此課堂中需要教師多引導學生進行位置的辨認。并且特別是針對于一些具體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故意設置一些小陷阱,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可以對教師講解的一些內容產生質疑的能力,反映出學生對知識點的思考以及理解能力。位置與方向是學生需要多進行一些練習的知識點,通過練習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
三、增加課堂提問
很多教師都會在課堂中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一些問題的提問,但是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好一些問題。一是教師提出的問題需要體現出教師講解知識點的進程,二是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可以隨機對學生進行提問,而不是固定學生,這樣會使得學生失去聽課環節中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生進行聽課。提問的環節可以使得學生及時地集中好自己的注意力進行聽課,也可以讓學生的潛意識當中不斷重復一些問題的形式,激發出學生的思考積極性。
例如,在教授“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小節時,通過這一小節的內容,擴大學生對數的認識。課堂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初步認識什么是小數以及小數的特點都有哪些,讓學生明白和理解這些基礎的內容之后,教師可以隨機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自己進行概括小數的特點,也是對教師講解內容的一個理解。這個問題之后,在進行小數的練習環節時,教師仍然可以讓學生回答問題,可以使得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點在課堂中得到快速的應用,提高課堂中教師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問題意識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比較重要,而且對于如今的教學現狀來說,教師更多地應該是關注到學生的聽課情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多使得學生可以進行問題的思考,使得學生獲得課堂中進行思考和學習的積極性。提問問題的方式也比較講究一些方式方法,希望數學教師可以不斷地進行一些研究。而且教學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認真學習,這也才能夠稱得上有效的教學方法。數學知識的學習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在高中階段,讓學生在小學打好基礎是非常關鍵的。
參考文獻:
[1]寇建周.切入問題式教學,構建初中數學生態課堂[J].數學教學通訊,2018(35)
[2]吳雪峰.淺談初中數學課堂問題式教學策略[J].中學數學,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