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興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核心素養的初始階段,小學語文是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為了不被與時俱進的教育制度所淘汰,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育理念,不僅要將目光關注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上,還要關注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養成。為了教育理念的有效實施,從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這個環節著手,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來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引言:
小學語文教師最注重的方面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閱讀在語文的學習中所占比例比較大,是語文學習中需要運用到的基礎能力。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閱讀教學已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但是由于各界重視程度不夠,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太得當,導致閱讀教學的效果欠佳。針對這樣的局面,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需要進行與時俱進的創新和改革,要找尋到適合小學生并為他們所接受的方法。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不僅有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激發學生對文字的熱情,而且有利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一、關于語文核心素養的概述
現如今,核心素養這一名詞廣泛出現在教育領域,并走進大眾的視野中,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當今社會,無論教師還是家長都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就是具備核心素養的人才。它不僅包括學生在學校階段需要掌握的基礎的教材相關的學科知識,還包括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是核心素養高低的重要體現,對事件的看法、看世界的目光都無時無刻不體現其價值觀念。思想對行為支配起著決定作用,有著高尚的思想觀念就不會做出不符合社會主義社會價值觀的行為。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學生自身要以提高核心素養為目標,高標準要求自己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跟隨老師的引導,以保證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比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聲文并茂朗讀文章的方式,不僅使學生了解文章中的生僻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的意思,還增強了學生的畫面感,提高了學生對這篇文章的感悟能力。這樣,學生在遇到喜歡的文章時也會選擇朗讀的方式,使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和不斷升華的過程[1]。
二、科學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措施
(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的范圍不只局限在教材中,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他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對古今中外優秀書籍的閱讀,來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以讀書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各自將自己閱讀過的優秀的書籍拿出來,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思考。在這樣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不僅強化了書籍給學生帶來的影響,還會從別的學生那里注意到自己沒有感受到的點,引發思維的拓展。這樣的交流,還會激發學生間對彼此書籍的好奇心,可以進行書籍的互相交換。這樣,一位學生就可以通過交換讀到很多本書,既減少了圖書閑置浪費的現象,又增加了自己的閱讀積累。
多樣的教學方式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有著積極的作用。比如在學習《黃河是怎么變化的》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的形式,將黃河奔騰的雄偉壯觀的景象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對黃河的變化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學生可以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同時也感受到它的力量,對它的破壞會給人們帶來怎樣的苦難。使學生們了解到保護母親河的重要性,從而引申到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要盡自己的能力保護環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二)點亮學生的思維
學生不僅要做到接收教師傳授的知識,還要對知識點進行一定的思考。只有進行思考,才能將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消化成為自己真正理解的東西,而不是僅僅存在于記憶表面,不利于知識的吸收和利用。學生思考能力的提高,不僅會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的發展,對學生的生活也會有極大的現實意義。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和挫折時,可以自己動腦從各方面分析問題,正面思考,來找到最優的解決辦法,提升其抗挫折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減少依賴性。比如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可以帶領著學生對文章進行細致的研讀,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通過對文章中父母和巴迪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分析父母對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分析父母不同的關于愛的表達方式。教師通過一步一步的引導,使學生將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通過對生活中類似事件的思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內涵,并且加深學生對生活以及情感表達的體會和思考。只有學生真正結合生活進行思考,這樣才會將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減少對教師講解的依賴,有利于思維的拓展和提高[2]。
(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審美能力的啟蒙階段。審美能力與實際生活的結合更加密切。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關于美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感知什么是真正的美,使他們擁有正確積極的美的意識。比如在《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圖片來向同學展示雙空洞的美好景色,并帶著想象來閱讀文章。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加容易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記敘順序。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祖國的秀麗山河,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還可以通過音樂、繪畫等形式,渲染濃厚的藝術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審美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有較好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因此,這幾個方面是值得采納的有效措施。通過閱讀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和堅持,學生的知識儲量越多,不僅語文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其他各方面的能力都會隨之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梅. 新時期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 好家長,2019(23).
[2]吳小英. 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 考試周刊,2019(9):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