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震
摘?要:基于在“宅家抗疫”的背景下,使用自己的特長,在極其苛刻的條件限制下開展科技體育中海陸空模型網絡微課的實踐,在“宅家”沒有專業模型材料的情況下,就用幾張A4紙開展STEM科技體育網絡微課,讓9000多名小學生一同探索科技體育的奧秘
關鍵詞:“宅家抗疫”海陸空模型;網絡微課;實踐研究
科學技術讓社會發展和進步,科技體育海、陸、空模型運動已經進入了非常多的領域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抗疫期間新聞中的無人機喊話戴口罩;隔離病房中的送藥機器人;上街買食品的無人越野車,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疫情肆虐”學生被迫宅家抗疫的情況下,如何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制作海、陸、空模型,豐富學生宅家文化生活,保持對科學的興趣、探索就十分重要、迫切。特別是為啟蒙和發展青少年的創新意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科技體育為多學科整合應用教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途徑。
一、海陸空模型網絡微課的實踐思路
一星期完成一到兩個微課,對已有的實踐課程進行網絡背景下的整合;歸納總結出有效實施課程的策略,制定切實可行的課程實施研究方案與計劃。方案計劃從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組織機構及職責、任務分解落實。行動路徑如下圖所示:
二、海陸空模型網絡微課的課程設計
船的演化——告訴你怎么樣一張紙制作承重船
陸戰之王——告訴你怎么用兩張紙制作一輛坦克
運載火箭——告訴你怎么用三張紙制作一枚火箭
流浪地球——告訴你離開地球建立空間站有多難
黃旭華的潛艇——告訴你30年不回家的人怎么保護大家
海空衛士王偉——告訴你19年前如何不用武力退敵
螺旋槳飛機的誕生——告訴你機翼是如何變少的
噴氣式飛機的誕生——告訴你從想法到產品有多少曲折
超音速飛行的實現——告訴你各國是聯合實現的
高超音速的實現——告訴你為了不讓導彈追上都用了什么材料
隱形飛機的出現——告訴你美國人是如何“鞭策”我們的
三、海陸空模型網絡微課的實施措施
(一)教學時間有保障
1.模型微課短小精悍
學生宅家只進行4門課20分鐘的教學,模型微課每節15分鐘,學生有時間練習、研究網絡微課,遵循學生宅家就能實施操作的要求進行操作,如:
船的演化——告訴你怎么樣一張紙制作承重船:從公元前300年的古羅馬劃槳船開講,到英國納爾遜指揮的特拉法加海戰旗艦“勝利”號多桅帆船怎么成為英國的鎮國之船,再到甲午海戰致遠艦鄧世昌的“撞沉吉野”悲壯,最后到頤和園慈禧太后的“永和”號的黑煙,用英國二戰的淺水重炮艦獨特設計引出一張“A4紙的承重船”如何制作、如何改進!
陸戰之王——告訴你怎么用兩張紙制作一輛坦克:從一戰的鐵殼拖拉機英國的馬克4型,到二戰前蘇聯T35的五頭六臂,再到八路軍繳獲的日本帝國主義“4式戰車”,怎么在解放戰爭中從東北一直打到廣州,在開國大典中成為“功臣”號,第一輛通過天安門,最后用“抗美援朝”中擊毀五輛美帝國主義的“潘興”重型坦克的“T-34”如何成為志愿軍的功勛坦克,成為北京革命軍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引出坦克的制作。兩張紙的坦克制作會有難度,老師又用1969年珍寶島保衛戰中,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如何用地雷炸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前蘇聯T-62主戰坦克,再派海軍潛水員把它打撈回來研究,最后研制出我們的坦克的故事來激勵學生克服難點,完成實踐制作!
運載火箭——告訴你怎么用三張紙制作一枚火箭:從北京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的“東方一號”開說,1945年錢學森和他的老師卡門一起到德國接收火箭,到周恩來總理用美軍戰俘換回被美帝國主義囚禁的錢學森,他又如何百折不撓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制造出“東方一號”導彈,再用美國的“土星五號”登月火箭引出紙火箭的制作,在試飛時選用了身邊能找到的氣球作為動力,保證不出門就能完成實踐!(金華教育網進行了報道)
黃旭華的潛艇——告訴你30年不回家的人怎么保護大家:從常規動力潛艇到核動力潛艇,用一條條仿真模型告訴你從常規潛艇的(船型)到核潛艇(水滴型)有多少曲折,潛艇的每個零件都是高科技,中國外交官買了一個美國潛艇模型最后變成中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雛形,日本的“東之事件”讓美國找不到前蘇聯潛艇,數控機床加工過的螺旋槳讓潛艇變得很安靜。
2.搭建校際網絡比賽
東苑小學、湖海塘小學、秋濱小學、豐子愷學校四校聯合進行學生“共同體”紙船承重賽,東苑小學五(11)班吳澤睿保持1分鐘52個的記錄,相信只要有學生實踐總結,這個記錄一定會改寫!現在已有9000多名小學生參加本次活動。
3.推廣網絡科技模型運動
3月的紙船,4月的留空紙飛機,五月到彈射紙飛機。用比賽樹典型加了儀式感,讓更多的學生重視,讓全校學生都參與模型制作和創造性活動,開展紙飛機挑戰比賽。以賽促學,以學助創,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師資力量有保障
我們有捷克世青賽車輛模型最佳教練一名,CCTV全國科技體育傳統校海陸空模型爭霸賽金牌教練一名,培養出一名世界冠軍,153位全國冠軍,可見我們教師隊伍的實力!
(三)課程資源有保障
1.有海陸空模型教材
2016年學校組織航模教師自編出版了模型教材,讓學生學有所依,讓教師教有所據。教材科學設置教學內容,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學生學完了教材內容,能基本掌握科技模型的科學知識和制作技巧。
2.學生在家就能練
本網絡課程設計成在就能完成,無須出門,更不要到學校,主要材料就是A4紙。
“宅家抗疫”期間進行科技體育開展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但我們通過一張紙的船、兩張紙的坦克、三張紙的火箭足見東苑航模隊在日常訓練中摸索出的開展方式的多樣性,素材積累的豐富,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還是得以實施,從而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質。
參考文獻:
[1]張漢興,《動手做模型》(M)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ISBN978-7-5341-3315-.
[2]武哲,《航空模型》(J)WWW.HKZS1954.COMCN11 -152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