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
【摘 要】小提琴演奏表演中經常會使用到揉弦技巧,使得演奏更加受到觀眾喜愛,達到更好的演奏效果。揉弦技巧主要包括手指揉弦、手腕揉弦、手臂揉弦三種方式,而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則要求演奏者根據樂譜要求合理地將這三種方式進行合并及實踐運用。
【關鍵詞】小提琴演奏;揉弦技巧;實踐
中圖分類號:J62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5-0066-01
小提琴演奏有很多種演奏技巧,每位演奏者都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便是揉弦技巧。樂曲是否優美,與藝術的整體水平、演奏者藝術素養和相關技巧的掌握有很大關聯。所以演奏者在表演期間要想釋放內心的真實情感,并與觀眾產生共鳴,就需要高效掌握揉弦技巧,夯實基礎。
一、小提琴揉弦的幾種技巧和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小提琴揉弦的幾種技巧
在長期的小提琴演奏實踐中,相關教育人員及演奏者發現,揉弦技巧在實際應用中有以下幾種:1.通過手腕擺動進行發力;2.通過手指進行發力;3.通過手臂產生的動力來進行演奏。雖然上述幾種技巧都帶有各自派系或者個人的主觀論斷,但是也有共同之處,那就是演奏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及演奏技巧,讓揉弦技巧成為一種習慣[1]。揉弦的動力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實際演奏過程中,需要整合多種方法,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揉弦技巧總結為手指揉弦、手腕揉弦等幾種。
(二)揉弦技巧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
在揉弦技巧訓練期間,演奏者會遇到很多阻礙,這導致演奏者無法通過技巧的使用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因此,演奏者需要對演奏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并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確保揉弦技巧的熟練性。錯誤的揉弦練習體現為:1.演奏者在訓練揉弦技巧時技術出現錯誤;2.自身的心理狀態和身體之間出現了問題,導致揉弦訓練失敗。
二、如何在小提琴演奏中實踐運用好揉弦技巧
(一)揉弦技巧的實踐應用要服從音樂內容的情緒需要
演奏者在演奏小提琴作品的過程中,應采取適當的揉弦方法進行訓練,控制好練習速度、幅度和心里緊張的問題,將演奏的作品用自己所期望的演奏效果具體展現給每位觀眾[2]。情緒變化是音樂作品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也是提升作品藝術性的關鍵內容,演奏者會根據作品及自身的理解,控制情感的波動與變化,通過揉弦技巧進行合理調節。在演奏協奏曲或者奏鳴曲時,情感的表達需要借助演奏者的情感變化完成,更為重要的是在音樂中表達情感,需要通過揉弦技巧的合理應用或是改變手指的壓力等。揉弦技巧的應用,就是要演奏者基于作品為情感變化服務,通過人、情、技三者的有機融合,有效提升小提琴的演奏水平。
(二)小提琴揉弦的每一次顫動要有內心控制
內心控制是小提琴揉弦的關鍵,也就是演奏者在揉弦技巧的應用基礎上,需要通過顫動的方式調節速度,需要以演奏者與作品的情感表達為指引,支配演奏技巧的緩急。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合理支配,可以達到演奏者內心控制的要求,使得大腦能準確無誤地完成揉弦技巧訓練過程,從而打破傳統的機械性的顫指方法。
演奏者在演奏小提琴時,揉弦手指按弦要實,運弓時需控制力度與速度(力度大、速度快),合理調節幅度,對自身及作品的情感進行合理表達。如果要營造溫暖、柔和的感覺,在運弓期間要保證力度的柔弱,手指揉弦要虛。
(三)小提琴揉弦的實踐應用應與作品風格相一致
一般每部音樂作品都會跟某些特定的時代有相關聯系,而且都是由特定的作曲家進行創作完成,所以作曲家所創作的音樂作品必須要有特定時代的風格特征,這跟每個作曲家在創作上的個性有著密切聯系。所以演奏者在演奏作曲家所創作的作品時要尊重原創,最大限度地在演奏舞臺上實現作曲家在特定時代和歷史時期創作的音樂。莫扎特、勃拉姆斯是著名的小提琴藝術家,但是他們的風格卻有很大不同,在揉弦的應用上存在較大差異,這就要求演奏者演奏時揉弦幅度要小,進行揉弦訓練時要在不改變音色純凈性的前提下進行演奏,所以莫扎特的作品比較溫暖典雅[3],勃拉姆斯的作品與莫扎特是不一樣的感覺,不僅更加剛毅且戲劇性較強,因此在揉弦上以深沉、飽滿的基調為主。
三、結語
綜上所述,演奏者在進行揉弦實踐訓練上不能單一地進行訓練,要實踐運用各種演奏方法才會達到想要的效果。每個人對音樂的感覺、理解能力有較大的差異,演奏者的性格也各不相同,這就使得揉弦技巧也有很大的不同,演奏者一定要扎實基本功,加強揉弦技巧的訓練,提升演奏的整體水平及藝術性,讓音樂作品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謝藝.淺談小提琴揉弦的學習與運用[J].北方音樂, 2016, 36(23):201-201.
[2]李佩.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揉弦技巧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6, 36(22):188-188.
[3]張金鑫.小提琴演奏中的樂思表達技巧探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