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
摘 ? 要:OBE理念強調目標性,是目前高校動畫專業項目包建設創新的重要手段,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方法單一、內容枯燥等現狀,作者分析了具體引入OBE教學理念的方法,希望能夠通過動畫專業教學創新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從而保證高等教育教學的高效性,提升教學質量。推動高校動畫專業教學創新,促進其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專業的人才。
關鍵詞:OBE理念 ?動畫教學 ?教學創新 ?項目包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b)-0191-02
OBE理念是以教學成果為導向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強調學習的目的性,并通過教學評價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OBE教學理念應用于高等教育動畫專業可以明確專業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學效率。另外,項目教學是在教學中增加部分的項目教學,可以將教學內容以項目的方式出現,使教學實踐性更強。因此,本次研究就將動畫專業的項目包建設創新過程進行研究。分析OBE理念下,課堂項目教學的合理性,并針對其不合理問題提出適當的建議。目前,高等教育機構的動畫專業教學呈現出同質化的特點,教學方法相似且單一,不利于專業人才的培養,也導致學生的就業難,因此合理引入OBE理念,是高校教學創新中必要的過程,針對這一問題文章將進行具體的探討。
1 ? 高校動畫專業教學現狀及特點分析
1.1 就業難
高校擴招后,各大高校的專業也更加豐富,很多學校開設了動畫專業,每年培養的專業學生數量大于需求,就會造成就業難的特征。動畫設計專業人才的專業性,綜合性,而單一的培養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失業率。傳統教學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連貫性差,教師不能夠執行長期有效的實踐教學,很難培養學生的藝術特質。尤其是對于一些地方高校而言,教學專業性受到質疑,在教學中,專業教學的確顯得單一,學生的主動性差,對繪畫的思考少。也就是造成了學生的數量不少,但是專業人才的數量卻在下降,使就業與高校發展之間存在矛盾。企業多樣化,也要求人才培養多樣化,在基礎教學后,要對學生的專業進行定位,細化動畫專業,有針對性的培養人才,然而目前高校尚未完全任何到這一問題,及時認識深刻,也不能通過很好的方式實現,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力不足,最終會影響就業率。
1.2 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均具有滯后性
首先,繪畫專業的教學內容較為單一,高校延續了以往的教學方式,更注重理論講解而忽視實踐教學。同時,受限于教學水平,教師理念等因此,高校繪畫實踐課程缺少,并且項目較為單一,枯燥。多數學校的繪畫教學限于課堂,沒有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對繪畫的特殊的理解做出培養。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新的教學方法很難應用于教學中,在我國高校繪畫專業中,表現為高低不等,對于很多地方學校而言,由于資源不足,教學實踐部分較為單一,對于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創新是一種必然。
1.3 考核方式過于單一
對于高校動畫專業中的問題,經常被提起的及時考核方式問題,目前大多數高校均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以平時成績加上期末基礎知識考核以及專業繪畫能力考核,是最多的考核方式,但是在這一考核模式中,缺乏對于學生個體化問題的考核,缺乏對于專業發展方向定位的考核,整體上考核內容單一。對于動畫專業學生而言,理念對于其能力的發揮具有較大的影響,而缺乏對于理念的考核則會影響其考核的真實性。很多高校的期末考核只要上交一份作業即可,教師將對學生進行單一的評價,且對于內容的選擇,變化較少。這樣的考核雖然操作上可行,但是對于學生的考核缺乏針對性,導致學生平時沒有明確的動畫學習理念,而在期末瘋狂學習的現象。隨著考核的時速,學生就會將專業知識忘諸腦后,從而導致學習效果就差。大學生活四年,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設置連貫性不強,學生在大一大二階段基礎知識不扎實,沒有經過合理的考核,到專業課學習時,就會出現吃力現象。導致學習質量不高,專業能力不強,影響其日后就業,這是目前高校動畫專業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且我國高校的規模不同,設置動畫專業的高校較多,但是在專業性就存在較大的差別了。
1.4 考核內容過于形式化
高校動畫教學中實踐類課程考核方式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考核內容過于形式化,學生只要在期末上交一份作業就可以完成任務,并且在考核部分,僅僅給學生一個分數。大學階段,很多學生奉行60分即可的目標,學習態度散漫,學習效果不佳。這種單向的考核方式需要及時的進行調整。同時,在目前的高校動畫專業考核中,僅僅以教師對學生的考核為基本方式,沒有學生對于教師的考核,也無學生對自身的考核,這種單向的考核方式,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而對于學生審美理念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學生對于動畫專業的認識不深刻,對于專業學習的動力不足,對于復雜的動漫知識也存在很難理解的現象,因此開始出現厭學問題。
很多高校認為,只要將基礎知識傳遞為學生即可,其他的需要學生日后在企業中學習。因此在考核上,也將作品的基礎表現能力作為主要的考核對象,但是這種考核模式未對于作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作品是否具有市場前景,是否與企業需求相符,體現了作者怎樣的理念,都未作出評價。這樣,對于現代人才培養是不利的。這種考核方式遠遠落后于社會的需求,不利于新時期大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也與市場需求完全脫軌,需要大學認識到這一點,并對其專業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創新。
2 ?基于 OBE理念的動畫專業項目包建設創新與實踐
2.1 優化動畫教學考核
高校動畫教學中應對教學評價進行創新,實現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多元化評價方式。在動畫教學中,不再以單一的方式進行考核。首先,為了有效地對學生的動畫知識與實踐進行考核,客觀的反應學生的專業能力,可以進行實踐教學考核,日常進行階段性考核。而它的應用前景即是,高校作為高級人才的培養基地,愛要積極的制定有效的動畫專業考核方式,使其更加專業化,系統化與有效化。強化高校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有效的積極制定有利的動畫教學實踐類課程考核方式的創新策略,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學創新中,實現教學考核與教學內容的無縫銜接。其次,在課堂上,聘請行業專業人士來進行講座,致力于實現教學的專業性,在教學中與實踐相互關聯,從而帶動教學實踐評價的合理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將動畫設計知識 應用于去也中,教師要與企業聯系,獲知學生動畫作品中最大的問題,并在教學中進行指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最終實現高校的專業培養目標,實現課程的完整性。
2.2 加大實踐類課程創新的支持力度
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由于是非盈利機構,繪畫專業由需求大量的資源和資金,因此導致發展困難。針對這一點,要求學校自身要加大科研項目的發展,并且要致力于尋求項目,獲得經濟來源,另一方面,要與動畫公司之間建立實際上的項目合作,加大社會對高校的支持力度,教師的教學的執行力也要不斷的加強。對高校的教師招聘體制進行調整,增加具有企業經驗的人員招聘,從而在教學中更注重實踐,能夠促進專業的針對性提高。也進一步提高教學創新的執行力,對于高校動畫專業的教學創新,科研項目,也要進一步加強。總之,社會各界都要加大對于高校發展的支持,而高校則應主動求變,實現教學創新,使教學內容符合企業和社會需求,促進其良性可持續發展。
2.3 建立校企溝通合作機制
對當前動畫專業而言,最突出問題就是忽視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要求高校主動求變,與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系。與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企業需求。并且,結合企業需求培養,輸送學生到企業實習。校企合作已經成為院校發展和社會人才培養的必經之路,學校和企業都應該重視相互之間的合作,實現共贏發展。對于繪畫專業學習的目的要進行拓展,地方高校和企業之間進行溝通,使學生能夠獲得進入企業學習和實習的計劃,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在教育轉型期間,要積極推廣具有實踐性的教學方法。企業也要認識到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給予高校一定的支持,實現二者之間的合作。由政府和企業在了解高校的情況下,給予高校專業創新一定的建議,高校自身則要組成專業的團隊,對動畫專業的創新進行創新。三方均要認識到現代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動手能力,要在畢業后從頭學起,浪費企業資源,使大學的培養失去意義。要解決你這一問題,三方應坐下來詳談,找到可以合作的地方,對以往專業設置不精確的地方進行調整,真正做到為企業輸送人才。高校結合自身已經存在的優勢,尋找專業創新途徑,尋找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當地政府和企業也要共同努力,政府承擔自己的責任,積極深化教育創新,最大顯得的推進高校專業教育的發展。動畫專業具有特殊性,目前處于人才過剩的狀態,導致就業更加困難,而在專業領域,人才卻依然缺乏,因此,提倡高校致力于實現更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3 ?結語
高校動畫教學的教學現狀決定了它必須進行創新,首先是對教學內容的調整,其次是對教學方法的調整,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基于此,近年來提出了OBE理念下的專業項目包建設與創新模式,這種模式下,對高校動畫專業的基礎知識教學、繪畫實踐和考核模式都進行了調整。在教學內容設置上,教育部門認真從企業需求出發,增加了實踐課程內容,提倡推行慕課等教學內容,希望從根本上推動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在教學方法上,建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的指導為輔助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總之,OBE模式是符合高校發展和企業需求的,應在教學中實現。
參考文獻
[1] 時娟.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動畫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03-204.
[2] 喻放.中國動畫教育的現實困境和發展路徑——評《中國動畫教育啟示錄》[J].當代教育科學,2016(10):66.
[3] 邱飛.淺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傳媒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7,4(8):31-32,34.
[4] 孟茜宏.碎片化語境下的高校動畫教學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2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