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摘 要:數學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觀念與學科精神。數學與社會發展有著密切聯系,教師將數學文化融入初中數學課堂能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熱情,增強教學效果。同時,數學文化能夠給學生提供研究數學問題的不同角度,使學生掌握差異化的解題技巧。文章探討利用數學文化激發學習興趣、促進理解知識、升華情感體驗、培育數學思維的途徑,探究使數學文化服務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數學文化;初中數學;教學實踐
初中數學概念、公式、定理中都揭示著數學文化的深刻內涵,從不同角度展示著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不同數學文化發展的歷史記錄著古今數學家創造數學概念、驗證數學原理的過程,具有較強啟發性。教師將數學文化融入教學課堂能凸顯數學學科的育人價值,同時拓寬學生的數學學科視野,使學生逐漸認可數學文化,從新的角度理解數學知識。
一、利用數學文化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課堂的課時有限,教師僅僅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便需要耗費多個課時,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介紹整個數學發展史的難度較大。因此,教師應當將滲透數學文化的教學過程延伸至課外。教師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與數學文化有關的書籍,如《數學史概論》、《數學文化概論》等書籍,鼓勵學生在課后積極閱讀此類書籍。教師則在數學課堂中提綱挈領的方式與學生溝通交流閱讀感受。學生廣泛閱讀與數學文化有關的書籍,教師在課堂中引經據典時,學生能夠立刻領悟教師所引內容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的聯系,應用數學文化理解知識,數學素養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教師還可利用數學文化名人,發揮名人效應的作用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處于對文化名人的喜愛主動研究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向學生介紹畢達哥拉斯一人,同時滲透畢達哥拉斯對實數的研究,使學生對實數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將中外名人聯系起來,增強教學效果。如在提及畢達哥拉斯探究實數的過程中提及中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將畢達哥拉斯所提出的“無理的數”與劉徽所述“求其微數”相聯系,激發學生探究實數、無理數等知識的熱情。
二、利用數學文化促進理解知識
數學的發展史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教師將課堂教學中的內容與數學文化緊密結合能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介紹數學發展歷史時,要引導學生從史實的表面深入探究,進而看到數學概念、原理形成的過程,理解數學知識的深刻內涵并學會靈活應用知識。
例如,教師向學生介紹祖暅對中國古代幾何研究的重要貢獻,講述祖暅通過夜以繼日地觀察桌面上的書,以這種方式研究幾何體積的數學智慧,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并不斷修正結論的探究精神,使學生理解幾何體積研究的發展歷史并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教師將研究幾何體積的歷史融入教學課堂,學生對幾何體的認知更加全面。教師不僅要使學生了解知識產生與發展的過程,還要利用數學知識背后的故事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如講述數學家阿基米德在戰爭中依然沉迷于數學研究,無視侵略士兵的威脅,最終被殺害的故事,或是數學家陳景潤被疾病纏身依然潛心研究的故事。學生通過了解數學家的光榮事跡增強學習的精神力量,學習過程中探索的欲望也更加強烈。
再如,教師講解勾股定理的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中國古代數學家、古希臘數學家、近代美國總統研究勾股定理的不同角度,使學生明白研究數學知識的過程充滿曲折,同時學會利用不同方法驗證勾股定理。學生數學視野逐漸開闊,對知識的理解必將更加深刻。
三、利用數學文化升華情感體驗
初中數學課本中,部分補充內容與數學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教師可從課本延伸,增強學生的數學情感體驗,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打破學生對數學文化的刻板印象。例如,提及楊輝三角時,教師向學生介紹楊輝三角的內涵,使學生明白楊輝三角是二項式系數的一種幾何排列形式。教師通過介紹楊輝三角對中國數學史的貢獻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情感,基于此開展數學教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教師利用“黃金分割”的知識向學生介紹一元二次方程:古希臘的一位學者提出“黃金分割”的具體方法,即在任意線段中尋找一個比例,這個比例能夠使線段中較長的部分比較短的部分等與線段全長與較長部分的比。符合這一條件的分割點被稱為黃金分割點,目前,黃金分割的概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如在繪畫中,作圖者探尋所畫事物中的黃金分割點,提升圖畫的美感。或是在時裝設計中,設計者將配飾置于黃金分割點,提升服飾的時尚感。教師從生活現象出發解釋數學知識,再向學生介紹黃金分割的數學概念,遵循由具象到抽象的教學原則。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到數學知識背后動人的故事,對數學學科的情感更加深刻。
將數學文化引入課堂需充分考察數學文化的價值,明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心理規律,重視將數學文化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使二者融合發揮綜合作用,提升數學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教師還要關注數學精神、數學文化價值觀在課堂中的滲透,在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將學生培養成為品德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志忠.數學文化融入初中數學課堂的方法策略研究[J].讀與寫,2020,17(1):134.
[2]閆梅蘭.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J].科技資訊,2020,18(4):179,181.
[3]馮慶林.體現數學文化的初中數學教學例談[J].中學數學,2020,(6):86-87.
[4]白蓮.讓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課堂滲透[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