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其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未來,必須接受全新的教育。數學在小學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數學學習相對其他課程是較為乏味的,其中包含了許多的概念和公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文章主要探討了“互聯網+”下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以及策略,希望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微課;小學數學
所謂微課,主要是指以視頻與畫面為媒介的具有現代化特色的教學方法,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彌補以往教學方法的不足。自它誕生以來,就以其特有的便捷性、趣味性以及針對性贏得了教學界的歡迎和喜愛,課堂也因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小學數學教師運用微課的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知識以及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切實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互聯網+”下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一般都在7~12歲,他們尚處于成長發展的初始時期,能快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但是分散的速度也是十分快的。一般情況下,在長達四五十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僅能在課堂中集中20分鐘的注意力,隨年齡的增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就越長。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出神是無法避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始終無法得到切實的提高,極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學生身心特點的限制。數學是小學教學中難度相對較大的一門課程,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學生對數學存在一種天然的畏懼心理,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并不高昂,學習質量更是比不上其他課程。因此,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微課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即短小精悍,微課通常都只有5~10分鐘,能夠在短時間內細致地講解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切實有效地消除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將學生的注意力較為集中的時段充分地利用起來,以此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綜合起來,幫助學生集中突破課堂所學的重難點知識[1]。這樣的教學方式與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是十分吻合的,能夠切實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進而取得更加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2.微課資源廣泛,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個性差異,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而學習方式以及能力也自然而然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在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教師不能采用以往常規的教學方法,否則將會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充分發揮其靈活特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數學知識。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切實地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而且還能夠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一舉多得。
二、“互聯網+”下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1.運用微課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呈現出生動的情境,以這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有一天,兩條小狗正在草地上比賽,看誰跑得更快。這次比賽一共有兩條路線,分別是正方形和圓形。小白狗沿著正方形跑了一圈,小黑狗沿著圓形跑了一圈,獲勝方是小黑狗。當小白狗看到小黑狗勝出后,心里十分不開心,它認為這次比賽是十分不公平的。當學生看完這個片段的時候,有部分學生說道:“老師,這次比賽是不公平的,小黑狗跑的路線比較短。”還有部分學生說道:“這兩條路線是一樣長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同學們,小白狗跑的路線實際上是這個正方形的什么呢?”學生回答道:“是正方形的周長。”教師再問道:“哪位同學能夠說出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長?應當如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呢?”學生回答道:“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是邊長乘以四。”教師緊接著提出問題:“那么,什么叫作圓的周長呢?我們應當如何計算圓的周長呢?那么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跑步比賽”情境的創設不但真正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在其中滲透了相應的數學知識,并不留痕跡地引出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又如在教學“可能性”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阿凡提制取金幣”的微課視頻:阿凡提辛苦工作了一年,一共掙了十個金幣。眼看就要過年了,阿凡提就想要讓財主給這十個金幣,但是財主卻反悔不肯給阿凡提付工錢。于是他就對阿凡提說,“十個金幣對于我來說根本不算什么,我給你一箱金幣,你把箱子里的金幣全部拋向天空,假設金幣落下來后全部都是反面朝上的,那么這箱金幣就全部給你了。”阿凡提開心地說道,“可以啊!”于是阿凡提將箱子里的都倒了出來,開始忙活起來……看完這個視頻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試著說說阿凡提到底能不能成功[2]。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學習了本節課的內容。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明白了有一部分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而有一部分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如果按照財主的說法,那么阿凡提是絕對不可能拿到那些金幣的。但是阿凡提憑借著自身的智慧,將兩枚金幣的反面粘了起來,成功拿到了整箱金幣,懲罰了可惡的財主。
2.運用微課輔助探究,突出課堂教學重點
重難點知識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同時也是“教”和“學”最容易受到挫折的地方。當小學數學教師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數學知識,抑或是沒有適當的機會展開現場操作的時候,那么就可以通過微課來開展教學活動。微課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出數學知識的發生以及發展的過程,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進行演示:首先,將一個圓平均分為16份、32份以及64份,并將它們拼成一個和長方形類似的圖形。其次,這個類似長方形的圖形的長、寬與圓的半徑、周長之間的關系。試著談談當圓平均分為128份、256份的時候,這個拼成的圖形會與哪種圖形類似。在拼的過程中,圖形的形狀會產生一定的變化,那么圖形的面積會有什么變化嗎?在一系列觀察和探討后,學生發現了長方形的長和圓的周長之間的關系,長方形的寬和圓的半徑之間的關系。這個時候,引導學生將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作為切入點,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探討,以此逐步推導出關于圓的面積公式。又如在教學“圓柱體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上述方法來推導出圓柱體積公式。運用微課視頻進行演示:首先,沿著圓柱底面的扇形及其高將圓柱進行分割,以此得到十六塊大小一樣的圖形,隨后將這些圖形進行重組,從而得出一個和長方形相類似的圖形。其次,分出更多的扇形,那么重組的圖形就會和長方體越來越接近。最后,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由于圖形的體積并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因此長方形的體積就是圓柱的體積。
3.運用微課再現難點,強化數學知識理解
在學習完新的數學知識之后,假設沒有及時進行鞏固和復習,那么學生很快就會忘記這部分數學知識。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復習環節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觀看相應的微課視頻,以這種方式重現教師的講課情境,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本節課的重難點,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更深的理解,以此達到復習的目的[3]。例如:在教學完“三角形的高”這部分知識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發現,有一部分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對三角形高的畫法還不是特別熟悉,對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制作與三角形的高相關知識的微課視頻,讓學生通過微課視頻展開復習,并逐步掌握三角形高的畫法以及相關的知識點,這樣可以取得不錯的學習效果。又如在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這一類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微課視頻:已知某個學校的圖書室原來有1500冊,今年該圖書室的圖書冊數增加了12%,這12%是增加了已有圖書冊數的12%,單位“1”是該圖書室已有的圖書冊數。可以得出,該圖書室所增加的圖書冊數一共有1500×12%=180(冊),現在該圖書室的圖書冊數一共有1500+180=1680(冊)。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為:已有的圖書+增加的圖書=今年的圖書。現在,該圖書室的圖書冊數是已有圖書的1+12%=112%,根據以往課堂所學的知識點來計算,則1500×112%=1680(冊)。由此可得,百分數相關的問題與分數問題的解題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它們的表示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數相關的問題由百分數的形式呈現,分數相關的問題則由分數的形式呈現。
總而言之,微課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不但能夠充分地調動小學生的自主積極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還能夠切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運用微課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教學的興趣,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簡單,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以正確的眼光看待問題,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將現代信息技術完美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小學數學教學達到質的飛躍,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青.“微課”在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運用——小學數學微課教學與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2016(19).
[2]傅娟.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6(10).
[3]季臺祥.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發展和運用[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2):104-105.
作者簡介:李書華(1969—),女,湖北仙桃人,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