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閱讀和寫作一直是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內容。根據實際的教學現狀來看,諸多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師沒有認識到“讀寫”結合的重要性,使得讀寫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上得不到好的發展。文章通過對現階段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分析,探究其具體的實施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讀寫結合模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之中讀寫結合模式應用現狀分析
1.沒有認識到讀寫結合的重要性
從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整體情況來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認識到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重要性,使得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開展過于分離。傳統的教學模式認為閱讀與寫作應該是兩個分離的部分,是兩個獨立存在的個體。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之中只是重視閱讀技巧以及方式內容的講解,對于如何開展閱讀過程進行深入探究,而沒有通過相應的閱讀活動來指導學生開展寫作活動。而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只是針對寫作的技巧以及寫作的策略進行講解,并沒有與能夠與其對應的閱讀活動結合開展。寫作學習從內容上來看是閱讀環節的一種內容延伸,二者的分離教學使得這兩個環節分割開來。
2.缺乏相應的讀寫結合方法指導
固然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了閱讀與寫作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也知道通過閱讀環節的持續積累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其寫作能力,但是如何在閱讀環節開展寫作,如何在寫作環節融入閱讀,或是將閱讀環節順利轉化成寫作等幾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弊端,無法合理地實現二者之間的內容銜接。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教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合理開展勢必能夠讓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升。但實際狀況卻是教師沒有找到一個適合小學階段應用的讀寫結合方法,使得學生本身的情感受到抑制。
3.閱讀、寫作環節過于機械化
小學階段,部分教師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只是單一地讓學生進行機械化的練習,學生并沒有了解其中的真正意義,也有很多教師讓學生在寫作時按照對范文的理解進行仿寫,甚至是機械性質的背誦。教師沒有通過教學指導讓學生了解到寫作范文之中哪些內容是可取的,哪些內容是不可取的,無法通過寫作教學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實行之后,學生在機械化的重復過程中會失去對寫作的興趣。而閱讀環節同樣也是如此,教師閱讀文章的講解只是闡明其閱讀技巧與文章表達的情感,并未就文章之中的寫作技巧進行講解,學生也不懂得如何合理地將閱讀之中所獲取的知識導入寫作之中。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模式應用的價值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之中,其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便是希望學生通過課內知識的學習,將其延伸到課外知識。教師需要通過教材內容的講解,以教材之中所涉及的知識為例,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聯系閱讀以及寫作的內容并逐漸掌握其技巧。從這一觀點來看,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之中讀寫結合模式的應用,能夠極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核心思想,發揮出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等積極作用,使得小學生的認知、理解與應用等能力逐漸發生變化,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此外,由于讀寫教學模式屬于一種融合性的策略,二者之間相互彌補、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引導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需要不斷深入研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材內容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優化,不斷改革與創新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帶動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結合策略分析
1.找到讀寫結合策略的結合點
將讀寫結合模式應用到小學閱讀與閱讀教學環節一定要找到二者之間的結合點,找到其所對應結合的內在規律,只有通過對其結合點的分析,才能夠使得讀寫結合的模式獲得更好的應用。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對其開展的模式進行合理分析,在小學閱讀與寫作開展的過程之中盡可能地找到二者存在的內在規律,開展高效、系統、全面的結合方法,其中所必然要遵循的原則就是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進行分析,融入寫作過程之中。在閱讀的同時重視教材內容,在寫作的過程之中注重由原有的范文模仿轉變成獨立、全面的個人寫作,要讓學生在閱讀教材內容時找到其中的感情、事物、景物等優秀之處,并在合理地分析之后將其融入寫作之中,這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個人閱讀能力,也能夠使得學生的寫作基本功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2.立足教材內容、合理地進行寫作模仿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教材內容是開展讀寫結合模式的重要基礎內容,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之中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模仿,以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仿寫過程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扮演好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的角色,這種仿寫并非是讓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全部模仿,而是根據教材文本的寫作手法、結構、模式等進行模仿,對教材內容的全篇布局結構、造詞造句等多方面進行研究,融入自身的已有的經驗、方法進行合理的仿寫。
3.注重生活積累,養成寫作習慣
現階段的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會讓學生每天記日記,但是在布置過程中卻忽視了學生對實際生活的情感體驗,導致日記寫作也變成了一種形式,不僅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沒有幫助,還會讓學生失去對日記寫作的興趣。而在記日記過程中對生活內容的積累是幫助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和途徑,教師需要在寫作環節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記日記的同時去融入自身的情感體驗,使得整篇日記變得更具有可讀性。所以,教師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需要合理地導入讀寫教學模式,讓學生先閱讀之后再去獲得情感意識的升華,并在獲得一定情感之后結合生活內容及案例進行寫作,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寫作習慣。
4.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進行探索創新
在現代化教育過程中,無論是哪種教學方式,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取得持續性的進步。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之中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教學方式、方法、模式的不斷更新以及創新,使得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以及價值。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所發揮的主體作用,合理地運用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核心語文素養。在應用過程之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教學理念的創新,將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教學重點內容,重視閱讀以及書寫的過程,實現思想、文化、審美等多方面的教育。
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之中,讀寫結合模式是一種新式的教學方法,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不謀而合。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需要從多方面、系統性地進行講解,對開展的過程進行合理的設計,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合理地融入寫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并打好寫作基礎,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亞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學周刊,2020(1):133.
[2]劉愛君.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2).
作者簡介:陳海嵐(1992—),女,壯族,廣西西林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教導主任,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