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入分析現代學徒制特點,在準確把握本地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和走訪物流企業進行實際調研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依托學校示范校建設和特色示范專業和實訓室建設基礎,提出了基于學徒制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物流服務與管理
一、引言
在國家大力推動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背景下,職業學校的校企合作在改善實訓條件,突出實踐教學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各種原因,職業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諸多的問題,特別是在課程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企業參與度低,學生就業與企業用式之間不能實現無縫對接。
現代學徒制本質上是一種產教深度融合、校企一體化雙主體育人、企業工作本位職業培訓與學校本位學歷教育緊密結合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它能很好地解決現代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成為職教領域學者研究的熱點。
二、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問題分析?
現在的職業學校教育還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學校的教育模式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職業教育脫離實踐的“頑疾”。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質量與企業生產崗位實際需求相差甚遠。職業學校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也一樣,多數都是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學習公共基礎課程,二年級學習物流專業主干課程,三年級到企業進行企業實踐。整個過程都是跟隨教師的課堂教學,亦步亦趨,理論學習時間與實習實踐相隔過長,從客觀上來說會產生兩個極端: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缺乏感性認識,當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卻又會因為荒疏了課堂知識而茫然無措,造成了學而無用的尷尬局面。
通過深入剖析廣西區內物流行業的發展現狀,在學校國家示范校建設和特色示范專業實訓室建設基礎上,構建了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旨在“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理念的指導下,以實踐教學為中心,重構課程體系;充分利用校企資源,優化人才培養保障體系和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構建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并借此加強“雙師”隊伍建設。在基于學徒制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結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解決了物流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與崗位要求不匹配的問題。
三、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在進行研究內容闡述前有必要說明一下,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探索并不是一個全新研究的課題,而是在示范校建設和特色專業建設基礎上賦予了新的內容。引入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理念,對學校已有的人才模式進行重構,具體內容如下:
(一)校企深度合作,實現共同招生,共同育人
本校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擬從2016級開始進行試點班。與北京絡捷斯特聯合招生創建長風物流直通班。該班培養的模式是由學校與公司共同制定專業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及培養課程,前兩年在學校進行共同培養,第五個學期升入企業主辦的長風物流班學習實踐,最后直接進入企業頂崗實習。
(二)以實踐教學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要確立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規格,將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充分呈現出來。根據現代學徒制的特質與高技能人才培養各個環節所需要的獨特條件,專業培養計劃必須要嚴格制定,全新的課程標準和課程體系也要重新構建,其邏輯出發點要以專業人才培養為準。關于人才培養各個領域之間的邏輯聯系,要逐步滲入、融合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其職業成長規律之中,并要在真正意義上做到融入學生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素養、職業態度和人文素養的培養系統中去。
根據示范校及特色專業建設時的調研數據分析,確定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建設思路。課題將根據調研完成人才需求調研分析報告,開展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探索形成以實踐教學為中心的“引企入校,學做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基于工作過程“分段實施、能力遞進”的課程體系。
(三)實踐基于農產品物流實訓基地的“六步-導學”理實一體、小班化教學的教學模式及構建三方評價體系
企業全程參與課程開發更加科學合理,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踐行“六步-導學”理實一體、小班化教學的教學模式,旨在教學過程中勇于實踐,構建出以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為本位的“凸顯能力,多元并舉”考核評價體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物流行業特色大力推行“六步-導學”理實一體、小班化教學模式,教師依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明晰且細致的教學目標,并分任務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再結合考核結果,調整教學思路,制定下一階段教學目標。
通過構建 “凸顯能力,多元并舉”考核評價體系,完善目標考核和過程考核相結合的人才質量考核評價機制。評價領域包括學生基本素質、文化素質和職業素質三個方面。在教學任務考核過程中企業員工參與打分,體現三方評價。
(四)企業全程參與的特色教材編寫
組織教師到企業對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學生、企業員工、行業專家進行職業崗位能力調研,把“以行業分析為基礎,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中心”的理念,落實到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上,構建了“分段實施、能力遞進”的課程體系。
在行業專家的指導下,企業全程參與本專業的課程修訂,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擴展課程四大模塊,包括了學生能力發展的各個層面。
(五)依托企業的資源,融入企業的運營活動,探索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資深員工組成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新途徑
制定相關制度,要求和鼓勵教師參與到企業的崗位實踐,也吸引企業技術能手參與學校教學,打造一支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資深員工組成的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師資隊伍整體實力將得到很大提升。
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和秉承學校“N5”師資成長模式,促使更多的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到“農產品7S分揀中心”和“優優匯聯學生創業園”等校內教學工廠的工作中來,學習企業實用的技能,這極大地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另外還和企業鑒定合作協議,讓企業的技術人員來指導學生的商務活動和講課,這也極大地利用了企業的先進生產技術與實戰經驗來促進教學,把學校的教學與企業的商務活動真正的進行了融合。
(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形成“利益分流管理”校企合作新模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模式更加富有特色,針對現行校企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即得利益分配不合理現象,探索了一種基于“教學工廠”的利益分流管理校企合作模式。借助物流行業協會力量,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在校內,與北京招商服務公司合作把原有物流實訓室整改成區內領先的物流遠程教學實訓室、物流綜合實訓室、叉車實訓基地和點點生活超市,另外,準備與眾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擬建7S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等,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立,為教學模式的改革需求創造了教學條件。
構建以“教學工廠”為依托,職業崗位能力導向、學做一體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把校屬的“優優匯聯”小郵局、優優匯聯創業園和點點學生超市及校企合作擬建的農產品7S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辦成學生實訓實習、專業教師生產實踐和社會服務基地,實現專業教學情景化、生產化。使教育中有產業,產業中有教育,依托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真正實現產學合一、校企一體,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物流人才。
(七)以數字化網絡建設為前提,重構基于阿里云及本地云的開放式教學資源云平臺及物流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庫
建立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物流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創新教學內容,實現教材、教具、課件、學具和網絡平臺等多種介質的立體化融合,根據課程需要組合實施教學資源,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課程,以及可通過網絡或社區交流解決問題等功能,可以滿足學校推進課程體系改革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使學生具備與區域經濟相適應的職業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
物流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是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理念的指導下,建設包括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學習中心、實訓中心、交流平臺四大模塊的綜合性、信息化和智能型教學應用平臺。
總得來說,本課題重點研究了企業如何深度參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全過程。行業協會及企業深度參與共同招生、培養方案制定、課程修訂及學生教學過程的實習實訓及頂崗實習過程,將是基于現代學徒制重構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如果企業不能深入參與學生培養,流于形式,課題將達不到研究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宇前.基于“教學工廠”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子商務,2012(11):51,53.
[2] 王鵬,吳書安,李松良.現代學徒制框架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建構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15(20):22-25.
[3] 柯昌華.打造校企聯合平臺 創新專業建設模式[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34(18):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