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摘要】基于互聯網普遍發展的大背景下,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開展語文教學,以提高小學語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擴展學習途徑,營造更好的教學氣氛。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很難在課堂上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對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立足于網絡環境這一大背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當前的教學環境,本文就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究。
一、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一)可提供豐富的語文資源
基于網絡技術的幫助,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能夠擁有更多的信息資源,可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更多的輔助,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語文知識,可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通過網絡技術的輔助,也能擴展學生接受信息的來源,能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可實現共享知識
基于網絡技術的特點,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實現知識共享,讓學生通過網絡技術和教師完成一定的交流。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和其他教師的溝通對話,多學習先進經驗,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積極幫助。
二、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拓展教學資源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互聯網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應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利用互聯網搜集更多信息資料,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認識,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入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包含了多種知識內容,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僅將語文知識局限于書本,更應該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帶給學生更為先進的學習體驗。
例如,學習《觀潮》這一課時,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可先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搜集相關知識,加深學生對錢塘江潮的理解。
(二)利用互聯網,營造一定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意發掘課本上的教學資源,利用多種方式,補充學生課堂學習上的不足。教師在教學時,應通過互聯網的優勢,為學生營造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更好地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投入其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利用互聯網,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更好地將學生帶入課堂。
例如,學習《繁星》這一課時,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可通過多媒體,選擇合適的音樂,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理解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時還可以為學生播放鋼琴曲《海邊的星空》,通過這一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文字,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三)利用互聯網,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忽視了和學生之間的行溝通,而在教學中應用互聯網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能讓學生和教師之間加深對彼此的認識。教師在教學時,應將互聯網的應用效果發揮到最大,通過建立學生群的方式,和學生形成有效的溝通交流,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
例如,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建立一個學生群,在網絡環境下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完成對學生的答疑解惑,解決學生在學習上的實際困難,此舉也能使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有所了解,以便于更好地確定下一步的教學重點。同時,教師也能利用這一方式和學生進行私下聊天,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學生,向學生提出一定的學習建議。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學會利用網絡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帶給學生更為先進的學習體驗,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趙滟.以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助推小學語文教學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3)
[2]楊瑞林.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23)
[3]董坤.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22)
(甘肅省平涼市拂曉小學,甘肅平涼7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