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賓健
【摘要】隨著多媒體的大力推廣,板書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不斷減少,圖形板書能夠準確反映課標要求,給學生直觀的知識輸入、形象的知識呈現和更加高效的課堂關注,在地理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在地理課堂中實施圖形板書提供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地理;圖形板書;課堂效率
板書是教師教學基本功之一,雖然多媒體課件的廣泛應用對傳統的課堂板書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但是,圖形板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依然無可替代。在“中國的地形和地勢”這一節中,我設計了兩種板書。一種是常規的框架板書,能夠說明我國主要的地形區;二是圖形板書,在能夠說明我國主要地形區的同時,可以反映我國的地勢特點,并且在三級階梯和主要地形區之間建立相應的位置聯系。
一、圖形板書更能提升學生的關注度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學生在上課時的注意力集中了,我們才有可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有可能實現教學目標,才有可能完成教學任務。
例如,在我國主要地形區的板書設計中,板書1可以表明我國的高原、盆地、平原有哪些,而板書2中不同的地形區寫在不同的階梯上。一方面,板書2通過圖形的方式呈現,學生心中就會產生疑問,這是什么?從而促使學生產生進一步探究的動力。另一方面,板書2要求學生在(1)—(11)數字后寫上對應的地形區,學生就會主動地去解決這樣的問題。這樣,學生的眼球就能夠更好地被抓住。當學習到中國的地勢的時候,學生就會恍然大悟,原來,不同的地形區表示在不同的高度上,就可以反映不同地形區所在的地勢。
二、圖形板書更能呈現知識的直觀性
“我國的地形和地勢”這一節,課標要求運用中國地形圖概括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復雜多樣,西部高東部低、呈階梯狀分布。板書1中,雖然羅列了高原、盆地、平原,當然還有山地和丘陵,但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征無法呈現,只能讓學生知道我國的地形種類有哪些,進而感受到我國地形種類的多,也就是地形復雜多樣的特點。而在板書2中,首先,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我國西部高東部低的地勢特點,這個感受能夠深扎到學生的意識中;其次,能夠讓學生明確我國各主要地形區的東西位置關系,為后續這些地形區所在的階梯打下基礎。
三、圖形板書更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我國的地形和地勢”這一節中,板書1可以呈現課堂的知識內容,讓學生掌握我國具體的地形區,但是忽略了美育在地理課堂中的重大作用。而在板書2中,學生能夠通過板書感受到我國地勢的錯落有致。教學中,我邀請學生朗誦蘇軾的《赤壁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將進酒》———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為何“大江東去”,為何會如此的“心潮澎湃”,這是和我國如此(西高東低)的地勢有關。進而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回憶板書中所表示的我國地勢特點,靜靜地體會我國的地勢之美。
四、圖形板書更能體現教學相長
優秀板書的設計要求教師能夠深入鉆研教學內容,要求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生活體驗,要求教師能夠準確把握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優秀板書能夠讓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嘆,一種“不過如此”的心態。經常聽到學生這樣的評論:“我們的地理老師能夠徒手畫世界地圖”。言語中表達的滿是對地理老師的崇敬。也會聽到學生這樣的話語:“我喜歡地理,就是因為我們地理老師地圖畫的好”,這不也是圖形板書給予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嗎?
板書不應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落寞,而應乘著科技的力量煥發新的活力。巧妙運用圖形板書,會讓我們的地理課堂魅力更足,會讓我們的地理學習效果更優,會讓我們的地理課程吸引更強。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
[2]楊娟.淺析語文教育學課程中的美育[J].求知導刊,2018(09)
[3]李慶考.淺談教學的板書設計[J].中學生閱讀(初中教研版),2007(04)
(海門市能仁中學,江蘇南通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