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麗
摘? 要: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語文拓展性課程開發,首先分析出通過結合語文教材、拓展教學內容,注重語文閱讀、拓展經典名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三種途徑。最后分析出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語文課程的拓展性教學開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小學語文;拓展性教學
伴隨著社會時代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已經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育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也發生了改變,語文教師積極進行了課程的拓展性開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豐富學生的語文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互聯網+環境下的語文拓展性開發,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結合語文教材,拓展教學內容
語文是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語文包含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知識。小學語文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互聯網+環境下為語文拓展性課程開發提供了有利的幫助。語文教師通過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在互聯網+環境下,近現代的多媒體技術教學資源非常豐富,對語文拓展性課程開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利用拓展的資源為學生進行教學,突破課本的局限性,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改善與創新,讓學生體會到更加生動的中國文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三十二課《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學中,首先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楊利偉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拓展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其次,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太空圖片和行星運行的動態軌跡,為學生拓展科學知識。并且語文教師讓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太空中如何吃飯,使學生了解到太空中的失重,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注重語文閱讀,拓展經典名著
小學語文拓展性課程的開發主要以注重語文閱讀為主。小學階段對閱讀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獲取信息、認識世界,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等。小學語文課程中蘊含了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在互聯網+環境下注重語文閱讀,為學生拓展經典名著,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十七課《孔子拜師》的教學中,語文教師通過為學生講述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出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為學生滲透學無止境的精神。從而語文教師進行拓展性課程開發,為學生推薦孔子和老子的經典名著作品,比如孔子的《論語》《春秋》,老子的《道德經》等文學作品。通過閱讀使學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且學生對優秀的詞句進行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多種手法并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語文拓展性課程開發,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互聯網+環境下的拓展性課程開發,將課程進行了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小學拓展性課程中開發豐富多樣的評價手段,根據書面測試、語言表達、模擬表演、作品展示等方法,將學生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并且語文教師對語文課本進行拓展性開發,結合互聯網+環境,為學生制定了多種教學計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加深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節《桂林山水》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在互聯網+環境下,為學生生動地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情感。語文拓展性課程的開發,有效地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和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互聯網+環境下語文拓展性教學課程的開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語文教師通過豐富多樣的手段,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語文課程的拓展性開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語文教師對語文課本進行拓展性開發,結合互聯網+環境,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趙飛君. 小學語文微型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視角與實施方式[J].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7:20.
[2]牟原喜. 小學語文課程整合及言語類拓展性課程建設的策略思考[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