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從初步基礎培養學生自身對于本學科的核心素養一直是教師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對于小學語文的課程目標而言,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擁有自身知識儲備技能的積極鍛煉,在學習能力和價值觀等諸多內容上也要讓他們真正達成核心素養應具有的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培養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基礎知識的傳授開始,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加之教師本身科學而有效的引導方法,讓他們漸漸地提高屬于自己的學科核心素養。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研究有效的教學方式,摒棄傳統的引導方法,不斷地積極嘗試,不斷地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向,讓現代教育因為教師自身的努力而落到實處。
一、 營造教學氛圍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自身的學習過程需要縈繞在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之中。環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自身因為年齡的影響并沒有多大的自控能力。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去感悟書中本身所存在的知識魅力,那么對于學生自身的控制力培養也是非常好的一個出發點。我們漢語的文化歷史是非常源遠流長的,不僅蘊含了許多可以學習的古人智慧,同時所蘊含的人性之美也值得去積極的感受,而感受之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去建設一個符合他們年齡階段的教學氛圍,讓環境發揮出它本有的積極作用。比如說我們在進行書中文體知識的不斷了解和引導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不同的語句進行不同的分析,讓他們在感悟的同時首先了解作者自身寫作以及用詞的一系列手法,同時在提高學生更多表達以及理解能力的過程中,我們也要讓學生深刻理解到作者本身所要表達的積極情感,讓他們真正的將文章的學習發揮出本有的意義,給予他們個人文化素養的不斷積淀。讓學生愿意去理解,愿意去仔細思考,讓他們靜下心來感受文化的魅力,真正地從全面的發展方向上去感受語文對于自身的引導作用。
二、 重視語言訓練
我們不僅僅要引導學生去積極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將這樣的能力表現出來,形成自己的一種個人素質。所以在語文教學引導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同樣要注重學生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給予他們更多的語言訓練,讓自身的素質提升變得真正有效。比如說首先可以給予學生一定豐富的閱讀量,讓他們學會去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方法,在此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幫助他們去進行深刻理解的指導,從感情出發、從能力的培養方向上真正地給予學生一定可采取的措施,讓教師自身的意義發揮出來。同時從課本上的教學任務中語文教師也要對于學生的聽力和表達進行逐一的訓練。在良好學習環境之中去激勵他們,讓他們敢于開口、敢于表達,在適時的引導中使學生漸漸地發現語文所展現出來的更多有趣性所在。同時為了更好地使他們能夠從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向上堅持并且不斷地訓練,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也要針對更多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方法進行設計和多樣式變化的策略采取。可以保證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夠更加的深刻。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不同角色的分配練習和朗讀,讓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去仔細理解相關的字詞和句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往往會增強他們的理解和內心想法與原文的積極交融,讓他們在鍛煉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過程中也形成了更多高效率的素質培養。
三、 加強閱讀教學
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訓練基礎之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閱讀方面的教學引導上開展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真正地感受閱讀之間本身所存在的思想感情,同時對于語文表達能力也是一種同樣的鞏固性訓練。在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的不斷拓寬了解階段,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文本閱讀方法。因為只有采取科學有效的閱讀技巧,對于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才會節省更多的時間。讓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真正地幫助他們確立一定的興趣保障。教師最重要的是提供方法和解答疑問,而不是帶領學生去不斷地進行逐一逐句的排查和問題的解決。所以,只有學生自身對文章進行充分的認可和思考,才能讓他們的想法牢牢記住在自己的心中。比如我們在學習某篇課文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有感情地去朗誦課文,讓他們首先對內容上有一個基礎的把握和了解,然后通過多媒體的幫助,使課文相關的一些資料和圖片展示出來,讓他們因為多媒體的輔助而提高更多的積極性,再加之前面已經鞏固好了基礎,會使他們感受到語文課程閱讀的內容豐富和有趣性,真正地使閱讀理解能力在這樣的心情和氛圍之內漸漸得到鞏固。
四、 創設教學情境
目前許多小學語文的課堂經常會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從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出發,一定要使教學情境的創設生動而有效,讓學生的思維真正的成功過渡。所以創設一定的閱讀情境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兒童自身從想象到抽象的思維階段,讓學生能夠順利地參與一系列的閱讀引導活動。比如說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多有效的創新,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適宜的閱讀情境,能夠從學習欲望的激發上出發,使核心素養因為與學生進行密切的交流和心靈之間的對話,引導他們在換位思考的方向上進行不斷地樹立和養成,讓學生的素質變得更加科學。讓他們在入情入境的同時,既能夠了解和認識到不同的詞語和文化,同時也能夠從人物、動物等基礎的表現上去獨特的感受和審視不同的文章,引導他們正確而又科學的認知,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核心素養的基本素質得到基礎的奠定。
五、 以生為本教學
在進行小學生自身和語文核心素養的不斷培養方向上,小學語文教師在各個板塊的措施采取中要注意學生自身的個性化方向引導。這是所有引導方向中最重要的宗旨所在,只有讓學生自身的個性得到基本的發揮,才能讓課文、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對話,達成一個循環往復的健康狀態。所以在各個能力培養活動舉辦的過程之中,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引導原則,要積極而又充分地發揮學生對于課堂的主體地位,要讓他們自己愿意去思考。在自主探究的習慣培養過程中,真正地形成一種健康而科學的能力培養方法,鼓勵他們自主閱讀、自主質疑。既有效地鍛煉了更多自身信息獲取的能力,同時他們在習慣的積極培養過程中也會形成更多的知識探取的欲望,滿足學生更多的內在需求。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積極創設更多有效的科學方式。讓學生在不同的方式下進行不同的理解,往往會促進他們對于課文的深刻認識。比如說我們在進行一篇課文的學習中,對文中所描寫的一些美景,我們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再加之教師所提前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想象以及屏幕上的一些照片對比,讓他們再一次感受不同的風景特點。如此往復的積極實踐,使學生真正地體驗到課文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字詞意義以及手法運用,使他們不僅培養了良好的習慣,對于更多個性化的核心素養也會是一種正確的積淀。
六、 挖掘文本情感
對于學生語文本身的核心素養訓練,小學語文教師要從時代的方向上進行不斷的培養。針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刻的調整,從學生自身的能力發展規律上進行進一步的創新。比如說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表現以及課堂教學的一些特點去創建生動而有效的課堂引導策略,讓學生進一步達到情感交流的不斷互動。學生的能力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必須注重整個過程的每一步。讓課堂內容因為教師的一些科學策略挖掘到更多有效的價值。既能夠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也能夠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到有效的人文性習慣和特點。真正地使文本自身的情感作用發揮到最大。比如說我們在學習到相關的古詩詞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針對詩人不同的情感,可以從意境的方向上進行不斷的感受和引導,讓學生充分地站在作者的角度與內心的情感進行不斷的體驗和交流,讓他們加深對于內容的了解,讓他們在自身的心靈之中進行進一步地溝通。不斷地釋放情感,同樣也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可以舉辦一些有趣的故事分享會以及學習體驗的相互交流,讓學生通過汲取更多人的優點和方法進一步地提高自身相關的核心素養。
七、 開展互動課堂教學活動
當語文教師具備了一定的核心素養培養方法和方向時,一定要在具體的實踐中去鍛煉學生自己的能力,無論是閱讀思考還是理解方面的能力等等,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通過自我的一些表現,使課文中所傳出來的文化意識能夠用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針對相關的課文進行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改善。不斷地優化、不斷地改革,讓策略因為方式的轉變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最重要的還要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去吸引學生對于語文的理解,讓他們本身成為活動展開的順利進行促進者。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充分地分析不同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特點。只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學方案的不斷制訂,才能讓他們自身感受到一定的核心素養能力變化。比如說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在時間上制訂合理的要求和計劃。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和理解能力,便不能再完全使他們沒有計劃地進行文章理解。同時也要充分地幫助他們制訂更多有效的計劃,使他們能夠提升整個語文學習的質量。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進行更多互動式的活動引導,讓學生以培養優秀習慣為出發點進行能力的不斷積淀和成長。在這樣的活動中鼓勵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無論是在方法還是在能力提高上,都相當于指引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八、 結語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的一系列教學,始終要保持從核心素養出發的方向。這不僅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框架引導,同時在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背景下,對于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要求,讓他們從時代出發、從教材的深刻挖掘開始引導,讓學生自身的能力因為核心素養的目標而逐步地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凱麗.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新探[J].教育現代化,2017(36).
[2]張柳柳.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9).
[3]姜偉.小學生以課外閱讀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策略[J].考試周刊,2016(24).
作者簡介:趙振斌,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中川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