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需要緊跟當前時代的潮流,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教師的教學也有了新的方向?!耙詫W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利用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學習鋪平道路,讓學生能夠在課上有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時間和機會,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成長為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新型人才。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入手,主要依據四個方面討論了“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方式,以及需要采取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以學為中心;以生為本;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是我國義務教育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學習素養和數學素養的培養,通過當前“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來優化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在課上的生成和發展。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需要弱化自己在課堂中的講解者的身份,而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陪伴者,觀察學生的學習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并給予相應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性和積極性的引領下進行學習。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過程應該被教師所重視,教師在剖析學生學習過程的基礎上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意見,讓學生能夠得到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同時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一、 做好教材與學生的分析,采取精講多練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之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本節課所講解的內容與學習之間的相關性,是教師在授課前的必修課。作為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上的自主學習和充分思考,鼓勵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或意見。在具體的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精簡設計,盡量避免大篇幅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在課上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指點進行自主探究,尊重學生在課上的學習方式與練習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一課時,教師需要拋棄以往詳細講解課本上所有內容的方式,讓學生在課上進行探究與練習。首先,引導學生先進行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為學生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做足準備,而后再進行估算,最后以比賽的形式來充分凸顯學生的自主性。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安排妥當,并能夠明確自己的位置和引導作用,精簡教學語言,在設置具體情境后,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進行主動學習,使得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針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而言,計算本身就是十分枯燥,教師如果采取機械的訓練方式,可能會使得學生厭煩。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愉悅歡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教師需要設置有趣、生動的教學情境,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與網絡教學資源來搜集趣味、有新意的素材,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本節課教學難點是學生對于連續進位乘法的掌握情況,在計算過程中,教師除了針對教材中設計的例題幫助學生進行難點突破外,還應該讓學生多了解一些計算的方法,確保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式。同時,本節課涉及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乘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失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設計精簡自己在課上的講解內容,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定的機會和時間,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探討。通過不同題目來進行設計游戲,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計算,在彼此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
二、 立足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吸引學生的興趣為抓手
小學生在課堂上活潑好動,如教師以單純講解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數學最重要的就是引起學生對數學的關注,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引領下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對此,教師需要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認真分析學生現有的學習水平,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起點來進行教學設計,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學習實際與教材內容之間的相關性,為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建立一定的連接,使得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3的倍數特征”時,教師先制造一個懸念:“學生任意說一個數,他能馬上判斷是否是3的倍數”,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導學生猜想:3的倍數可能有什么特征?當學生模仿2和5的倍數特征這一思路,猜測個位是3、6、9的數是3的倍數,但很快就被證明是錯誤的。這時,教師再把一些3的倍數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思考,小組討論發現3的倍數特征。這樣,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主動地參與新知的探究,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到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在設計教學形式時也要關注到全體學生,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夠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為班級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三、 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注重學生在課上的生成
教師需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平等民主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對話,轉變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讓課堂教學活動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進行,使得學生能夠以愉快的心情進行學習。教師要以平等、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科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同時鼓勵學生面對難題時不要輕易放棄,挑戰困難,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思考問題。學生遇到不懂或不會的問題,或者是難以掌握的新知識時,需要耐心的給學生講解,及時發現學生的理解是否存在偏差,在交流的過程中努力與學生成為好朋友,以鼓勵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贏得學生的信賴。
例如,在教學“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一課時,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進一步豐富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明確分數單位的含義。在具體教學中,就是在對新知的探究學習之后,為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鞏固練習環節設計了這樣的活動:有12個同樣的圓片,你能通過拿圓片來表示幾分之一嗎?學生通過拿圓片、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1/2、1/3、1/4、1/6、1/12。正當老師以為都說完了,準備結束這道題時,又一個學生說還能得到“1/24”,頓時全班一陣議論。這時,老師抓住時機讓這位學生說出想法:可以把圓片掰成兩半,拿出半個圓片得到1/24。接著,陸續有學生得到1/36、1/48……通過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加深對單位“1”、分數單位和分數意義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學習的重點內容。課堂是一個不斷動態變化的課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生成要及時的利用,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在課上的表現與發言來隨時進行教學策略和教學設計的調整。針對學生在課上的表現,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互動,尊重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該問題中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在尊重學生認知起點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學生在課上的生成,將問題設計得更加簡單,易于理解。
四、 重視自主學習的時間與機會,引起學生主動思考
“以學為中心”的小學數學課堂,非常強調學生在課上的自主學習,試圖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讓學生自主掌握數學學習規律與數學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留出充分自主學習的時間與機會,讓學生能夠在課上進行主動積極的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單憑教師簡單的指出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顯然是不夠的,教師需要利用教材內容中的有效圖示或者是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實例,以學生的生活或學習經驗為抓手,進行教學課堂教學設計。在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跟隨著教師的引導進行主動思考,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思考的過程完整的呈現出來,教師再根據學生的邏輯思維規律,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有效率、更加有效果。同時,重視學生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達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課時,需要讓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將其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在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觀察與操作、猜想與驗證、比較與分析等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課上有機會通過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來體會到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明確轉化思想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價值。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設計好具體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節奏,以充分引起學生的主動思考,讓學生能夠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加深對計算算理的理解和認識。首先,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出幾道分數加減法的算式(其中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在課上先讓學生計算已經學過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主要是通過舊知識的回憶和鞏固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接著,在引出本節課的學習時,教師指著算式“1/2+1/4”提出問題:“這道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又該怎樣算呢?先獨立思考,將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再把自己的想法與旁邊的同學相互交流?!苯處熃o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討論交流,學生借助卡紙,通過畫一畫、折一折、涂一涂等方法來說明自己的想法。然后讓學生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和思考過程,學生在反饋、交流中理解和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算理和算法。最后,教師又提出:為什么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要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再計算?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明白了“單位不統一不能直接相加減”的道理。這樣,讓學生在他們自己充分參與的課堂上,努力提出自己的看法,既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是增強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進行問題的推理與解決能力。
總之,“以學為中心”的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教師緊跟當前的時代潮流,充分做好教學內容的分析,精簡在課堂上的講解內容,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練習和探究的機會。同時,立足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現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通過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來建立新型的互動型的師生關系,以學生在課上的生成來不斷進行教學設計的優化,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和機會,在引起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分析的前提下,讓學生獲得數學知識與技能。
參考文獻:
[1]余雙福.以學為中心重塑小學數學教學新生態[J].基礎教育研究,2019(20):49+51.
[2]崔世紅.“以學為中心”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18(28):23-24.
[3]陳麗芳.愛上學習,點亮數學課堂:論學為中心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149.
[4]陳明輝.探究自主愉悅:例析“學為中心”的小學數學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4(32):57-58.
作者簡介:張良權,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福鼎市山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