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部編版小學寫作教學編排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重任。本文主要分析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寫作部分的編排特點,以小學高年段的寫作教材使用為例,探究如何科學使用教材教學,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部編版;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一、 部編版寫作教材的特點
2017全國統(tǒng)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部編版語文教材吸收了語文多年課改成果,對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起了很好的導向示范作用。教材的編排特點如下:
(一)習作訓練自成體系
教師日常的習作教學主觀性較大,十分隨意。部編版小學語文寫作教材遵循小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的順序,遵循寫作規(guī)律,設(shè)置了一系列訓練,從容易至難,自成體系。小學語文習作教材各學段之間循序漸進,難度逐漸加深,總體上呈螺旋式上升趨勢。小學低學段訓練重點是“寫話”,二、三學段才開始真正地習作。三年級主要訓練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四、五年級要求學會寫說明文和寫人記事,要求學生能把一件事情寫清楚,能按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六年級要求能圍繞中心寫人記事、場景描寫要具體,寫作要求抒發(fā)真情。每冊具體的寫作安排也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強調(diào)讀與寫結(jié)合,口語與書面語結(jié)合。但教材的編排又不受閱讀單元主題和文體的限制,對文體不做明確規(guī)定,比較靈活。除了記敘文、想象文、說明文,也注重應(yīng)用文的寫作,如要求學生會寫尋物啟事、留言條、看圖寫話、日記、書信,會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部編教材提高了習作的地位,從中年段開始每冊設(shè)計一單元寫作教學,一共八個單元,為學生提供選材、寫作方法、表達方式等方面的指導,力求讓每一次寫作課都能有所得。習作單元的編排全面呈現(xiàn)習作過程,從素材的選擇、構(gòu)思、寫作方法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指導。寫前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要合理選擇材料、做好謀篇布局工作。寫作時要邊寫、邊導、邊改,讓學生立即調(diào)整思路繼續(xù)創(chuàng)作,寫后教師要提出修改意見,讓學生在自評、同學互評、教師導評中修改作文,不斷提升作文的品質(zhì)。此外,教師教學時要把握好專門習作單元與其他單元之間的關(guān)系,發(fā)揮習作單元的教學功能。
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很長的過程,要反復地練習,才能實現(xiàn)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突破。部編版教材全方位構(gòu)建立體的訓練體系,每學期安排八次作文訓練。例如,五年級上冊八次作文主題分別為:我的心愛之物、“漫畫”教師、縮寫故事、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介紹一種事物、很想對您說、——即景、推薦一本書;除了八次的作文訓練,每冊還安排專門習作單元,還有二十次的課后小練筆和單項訓練。訓練內(nèi)容涵蓋標點符號、語言積累、習作修改等多個方面。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編排特點,在小練筆中要注意時間短、在大作文中要注意導評結(jié)合,在專項訓練中要將讀寫緊密結(jié)合。
(二)指導具體化
部編版的習作教材為師生提供具體的習作指導和幫助。教材提出明確的寫作要求,提供必要的寫作知識,并提供一定的寫法的支持。通過提供寫作提綱,例文示范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寫作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習作。比如,五年級上冊《我的拿手好戲》提供寫作提綱,讓學生按照提綱寫作。此外,教材也十分重視對小學生寫作全過程的指導,強調(diào)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的好習慣,讓學生通過自讀或者同伴互改來修改習作。
新課改淡化知識教學,認為寫作知識和寫作能力沒有成正比,但是必要的寫作知識還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文體知識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文體意識。新教材寫作知識貫穿各學段,寫作知識清晰明了,并且注重在具體的習作訓練中滲透寫作知識,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掌握習作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探索用怎樣方式教習作知識,讓寫作知識為學生寫作提供理論指導,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吸收寫作理論。
二、 教師要合理使用教材教學
習作教材最大限度地展現(xiàn)習作內(nèi)容,是教學的憑借和依據(jù),也是學生的學本。教師要合理使用習作教材,上好習作課。使用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
部編教材重視積累,在學習園地要學生廣泛積累好詞佳句。新教材把課外閱讀納入教學體系,讓學生通過日常課內(nèi)外的閱讀不斷積累和豐富寫作語言。教師要教給學生積累素材的方法,除了摘抄、還要引導學生背誦,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比如五年級上冊,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寫人的文章、并摘抄,完成寫人的習作。
(二)生活作文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注重題材生活化,盡量能讓學生有話可寫,讓學生寫親身經(jīng)歷的生活,抒發(fā)真實的感情。習作命題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自然比較容易下筆。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關(guān)注社會,能發(fā)表自己的獨特看法。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發(fā)聯(lián)想
小學語文習作任務(wù)盡量不用直接命題方式,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使學生受到啟發(fā),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shè)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營造良好寫作的氛圍,通過聲音、畫面的刺激,促進學生構(gòu)思,讓學生化抽象為具體,在情境中聯(lián)想接觸的人物、事件、場景,輕松地完成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shè)豐富的活動,可以通過模擬真實情境、游戲、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記錄過程與感受。如五年級下冊《多彩的活動》,通過模擬活動,如做游戲或者開展演講、辯論活動,讓學生記錄活動的場面,抒發(fā)活動的感受,學生自然而然地消除寫作的恐懼。
(四)將口語內(nèi)容書面化,讓學生有話可說
部編版習作內(nèi)容有相對獨立的地位,但是同樣強調(diào)寫作要與閱讀和口語交際緊密結(jié)合。五年級上冊“很想對您說”要求學生圍繞主題用書信的形式寫作,教師要引導學生先說后寫,選擇具體事例,用深情的語言表達對父母的情感,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基礎(chǔ)上寫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學生自然言之有物。
(五)注重寫作過程的指導
部編版教材吸取寫作過程教學的相關(guān)理念,注重“寫作前、寫作時、寫作后”的全程指導。寫作前要對學生啟發(fā)引導,寫作時要進行全程的指導,寫作后,要引導學生自評、互評,并通過相互分享,共同成長與進步。比如教材習作單元可操作性強,也讓學生寫作有了抓手。習作單元包括六個部分: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小試牛刀,欣賞習作例文,最后完成習作。以第五冊第五單元為例,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學會寫說明文;通過精讀《太陽》《松鼠》兩篇課文,讓學生初步了解說明文的特點;交流平臺,以例文的形式概括歸納說明文的特點、說明的方法、語言風格;初試身手,先讓學生嘗試用多種說明方法介紹身邊的事物,課文還要求學生將散文《白鷺》改寫成說明文;通過習作例文《鯨》《風向袋的制作》的分析,通過批注和課后思考練習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最后讓學生完成習作《介紹一種事物》。教材提示學生可以選擇動物、植物、物品、美食為題,要求學生寫之前要學會觀察,寫清事物特點,恰當運用說明方法,分段介紹事物的各個方面特點。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一段一段地寫,比如開頭,引導學生可以按照提示語,用設(shè)問句開頭:你知道我的心愛之物是什么嗎?那就是一個小鬧鐘。也可以提示學生思考,你的心愛之物是什么?緊接著用排比來介紹心愛之物,也可以直截了當點明自己的心愛之物。中間部分要求學生要抓住關(guān)鍵詞“樣子”,介紹心愛之物的顏色、形狀、構(gòu)造,在外形特點時加入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還可引導學生思考心愛物品的來歷和作用,要求每個作用舉一個事例來展現(xiàn)。結(jié)尾強調(diào)要首尾呼應(yīng),在結(jié)尾處要再次抒發(fā)對心愛之物的情感。這樣就完成了對學生寫作的全程指導。新教材鼓勵學生要學會分享,教師要幫助學生在與同伴、老師的分享中取長補短,提高能力。總之,教材習作單元專項訓練注重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在專項習作訓練中提升寫作能力。盡管寫作能力不是單憑訓練就能提高的,但是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字句、修辭、構(gòu)思的訓練也是必需,沒有扎實的寫作基礎(chǔ),談何提升寫作能力。
三、 豐富和完善寫作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jù),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新教材沒有提供相應(yīng)的習作評價標準,教師要進一步完善習作評價體系,比如,制訂評價表,從書寫、語言、構(gòu)思等多方面對學生的習作做具體的評價,也方便學生習作后的自查。建立“學生寫作檔案”,對學生習作能力做動態(tài)的跟蹤和指導。
文不厭改,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修改能力,適度增加修改習作的訓練,讓學生學會修改。由于各年級有不同的修改重點,如三年級要著重修改字、詞、句和標點符號的訓練,四年級偏重句、段的修改,五年級要側(cè)重篇章等結(jié)構(gòu)的修改。部編版習作教材強調(diào)學習要自改和互評,但是由于教材沒有評價與修改體系,缺乏具體指導措施,教師要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修改標準,為學生評價與修改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常志丹.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習作編排特點及教學中須注意的問題[J].語文建設(shè),2018(8).
[2]王豐.部編本語文教材小學習作教學建議[J].新作文·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1).
[3]唐玲玲.“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段作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桂林市七星中心校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9.
[4]鄭玉婷.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部編版語文教材教授感悟[J].基礎(chǔ)教育論壇,2019.
[5]李素平.小學語文寫作訓練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9(10).
[6]高淑敏.關(guān)于部編版語文教材寫作部分的探索[J].課外語文,2018(6).
[7]溫儒敏.“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
[8]董菊初.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概論[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8.
[9]丁宥寬.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法[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10]余楠.小學語文習作教材內(nèi)容與呈現(xiàn)方式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11]方桂梅.試析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實施[J].文存閱刊,2018(16).
作者簡介:
徐建華,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和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