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黃桂香
摘 要:如今各學科教學都比較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法治意識是政治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之一。但是從高中政治教學實際現狀來看,法治內容涉及比較少,為此,基于法治意識培養下進行高中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分析基于法治意識培養下高中政治校本課程實施的意義,并提出具體的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高中政治;校本課程;法治意識
法治意識的培養不僅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也是國家對公民的基礎要求。一直以來我國都堅持依法治國,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高中政治教學中法治教育的內容較少,學生的法治意識也比較淡薄,因此,基于法治意識培養下進行高中政治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很有必要的。
一、基于法治意識培養下高中政治校本課程實施的意義
高中生的法治意識還比較薄弱,對法律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從所使用的教材來看,以人教版高中政治課本為例,僅是在必修二教材中涉及一小部分的法律知識,為此,基于法治意識下進行高中政治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對學生法治意識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同時,政治核心素養也要求學生具備法治意識。但是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學生法治意識也有所不同,因此,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設計適宜的校本課程,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由于校本課程的開發以學生為基礎,充分結合學生的需求,對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因此對學生法治意識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隨著我國法治化建設進程的加快,需要不斷加強公民的法治意識,這也就使得法治化高中政治校本課程的開發變得非常關鍵。
二、法治化高中政治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途徑
1.做好基礎調研工作,明確校本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是以學生和學校為基礎,具有較強的特色和針對性。因此,在實施校本課程之前需要先對學生的法治意識進行有效的調查,明確學生在法治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還要了解學生的法治需求。其次,要對學校開展法治校本課程的條件進行有效分析,確保學校能夠順利開展法治校本課程。最后,還要了解教師的法治水平。教師作為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其法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法治校本課程的開發水平。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項復雜化、系統化的任務,想要校本課程能夠順利進行,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和老師的實際情況,法治校本課程的內容才更具針對性。在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之后,還需要明確校本課程開展的具體內容以及形式,進而制訂法治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
2.明確分工與合作,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實施
校本課程的開發屬于學校課程管理的內容,為了使校本課程能夠順利實施,需要學校各部門共同參與。首先,學校管理層要成立專門用于校本課程開發的工作組,并指派法治水平較高的人員作為小組項目負責人,同時以政治學科組為核心,要求其他部門做好輔助工作。其次,對小組成員要進行明確的分工。每位成員各負責一項工作,并做好課程評估和備課工作。最后,需要根據掌握法律知識的程度對教師進行明確的劃分,從而保證法治校本課程開展的效果。教師對自己所負責的內容要制訂詳細的教學方案,明確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做好備課工作。校本課程與傳統的課程有所不同,它需要學校自行設計開發,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做好積極的配合,并充分調動多方面的力量做好明確分工,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校本課程的順利實施。
3.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保證校本課程的效果
在校本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只有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有效提升校本課程的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為此,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從而進一步發現校本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發法治化校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因此,法治化校本課程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應用,通過法治化校本課程真正使學生將法治意識內化于心,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懂法、守法、遵法、用法。此外,學校的管理者、班主任、任課老師、家長以及學生都要參與到校本課程的評價工作中,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兩個地方,同學、家人和老師對學生法治知識的掌握會有一個最直觀的體會。多元化的評價能夠進一步發現學生在法治方面取得的進步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改進校本課程。
法治教育作為高中政治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是非常關鍵的。學校基于法治意識培養下的高中政治校本課程的開發對學生法治意識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學校要充分做好前期的調查和準備工作,對政治老師進行明確的分工,進而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郭獻文.法治精神視閾下的中學法律校本課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0(6):124-125.
[2]李寶慶,袁青青.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學校本課程的整體思考[J].中國德育,2017(22).
注:本文系泰興市中小學教學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編號14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