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樂
摘 要:對于數學方面的能力,教師要從小就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培養,為學生夯實數學基礎,培養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高效課堂的建立即是教師所能給予學生幫助的最大可能,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將會學習到許許多多的知識,從而豐富自己。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措施
小學階段的數學難度較低,全部屬于基礎類教學。但是學生卻是不曾掌握多少數學知識的孩童。孩童最是頑皮,卻又最是聽話,對教師的話奉為“圣旨”,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提升學生聽課的效率,從而使學生不僅學得輕松,而且也能夠掌握許多數學知識。本人在此便以如何建立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為題進行相關探討,還望能給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一、增強互動,進行有效師生互動
課堂的主角是學生和教師,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課堂上不會也不可能是教師一個人默默地講解直到下課,學生在此過程中也要發揮自己的能力,與教師一起互動,探討問題。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可能間接地為教師的講課方式或是解題思路提供不一樣的角度。有效的師生互動對于建立高效課堂非常重要,教師要將此重視起來并付諸實踐。
例如,教師在講解“10以內的連加連減”時,在導入課題時就首先為學生提出幾個能概括整個知識點的問題,讓學生在預習之后給出答案。然后帶領學生在課堂中尋找答案,最后明確總結出來的答案和最開始的答案有何區別。這是一種引導式的互動,在高效課堂中也是許多教師會采用的方法之一,但是本人更傾向于后一種,教師在課堂講解時邀請學生共同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即一問一答式。講解“10以內的連加連減”時,如2+5+3的例子,學生會先從哪里算起,若是按順序算著走,那是否可以倒著來算?或者數字多一些如1+3+4+2,可否先中間后兩端地計算……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來進行互動,也有許多好處。
二、游戲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本身比較難,學生對此感到厭煩屬正常情況,但是卻不能放縱學生這種心態。作為一名引路人,教師要及時將學生的心態糾正回來,同時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教導學生好好學習數學,提高數學成績。小學生最喜歡游戲,一切好玩的東西他們都感興趣,所以教師要將課程設計得有趣味性,不再是傳統的刻板教學。在倡導以學生興趣為主的今天,“游戲化教學”這個概念應該深入人心,應該在教師的課堂中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例如,學生在學習了“100以內的數的認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小游戲,比一比誰能夠流暢地將數從1數到100,贏的那位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這個獎勵由教師自行決定。數數環節過后,進行第二個小游戲,數數成功的學生進行寫數字的比賽,看看誰能夠流暢地從1寫到100,中間不能因為想不起數字之類的原因停止,否則即判為輸。最終獲勝的學生即可以獲得最優厚的獎品。簡單的兩個小游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且也能夠使學生對100以內的數字掌握得更為深刻。對那些輸了比賽的學生也要另外準備一些簡單的測試,使每一位學生最后都獲得獎勵。這啟發于前段時間一位小學班主任讓全班每位學生都當上小小班委。此舉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不是為了比賽而比賽。
三、生活化數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數學與生活融為一體,數學來自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舉出的例題不能太過理論化、虛擬性,要盡量用生活中的事例教導學生。學生學習數學是為了服務生活,而不是將此束之高閣然后不再過問,最實際的體現就是買菜。買菜雖用到的知識不算多,但若真正要研究如何買菜最劃算等,那么數學將會是一個助力。
例如,講解“2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即可利用買水果、買酸奶、買零食等例子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越是學生熟悉的東西學生學起來才不會覺得費力,自然就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了。其次,學生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后,教師即可讓學生與父母一起完成一項作業:由家長帶領學生前往菜市場買菜,由學生保管財政大權,計算買菜時的花費。此措施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100以內加減法的知識,而且避免了學生坐在書桌前進行枯燥的計算,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與家長的關系。何樂而不為呢?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策略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時不可胡來,不管制定什么措施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利用合理的教學策略教學。教師本就是為學生服務的,對小學生要更加耐心,不得照搬別人的策略實施在學生身上。小學階段正是塑造學生個性的時候,教師要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盧國會.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施[A].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貴陽會場)論文集[C],2019:352-354.
[2]周萬錄.基于數學文化,構建高效課堂:試析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整合[A].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C],2019:349-351.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