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虎
摘? 要:班主任是統籌規劃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各類事務的主要負責人,應該與學生一同成長,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訴求,由此確定具體的班級管理方向,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實現健康成長。為此,小學班主任便要實施柔性管理策略,從學生的現實成長角度入手,了解學生的真實訴求,確保學生可以在班級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與心理素質,不斷優化學生的品德與情感發育狀態。本文將從“堅持民主溝通,組織人文管理”“堅持一視同仁,做到公平管理”“堅持人文關懷,展現師愛師德”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班主任應該如何組織柔性管理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柔性管理;實施策略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比較關鍵的成長階段,他們初步進入校園集體生活,需自覺遵守各類規章制度的強制約束,同時也要學習如何與同伴、教師和諧相處。在此過程中,小學生需要摒棄自身的錯誤意識與不良行為習慣,還要懂得為集體、團隊主動服務。在此過程中,小學生會不自覺地展現自己的行為優勢或道德缺陷,需要及時接受班主任的客觀指正與長期監督,才能逐步成長為新時代人才。為此,小學班主任便要組織柔性管理活動,盡可能圍繞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去設計具體的班級管理內容、具體管理方案,以便切實優化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堅持民主溝通,組織人文管理
在常規的班級管理活動中,小學班主任的傳統做法是單向布置管理任務,批評學生的不良行為,要求學生承擔相應的后果,并不給小學生提供辯駁、解釋的機會。久而久之,便有可能失去小學生的信任、依賴,使得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僵化。對此,實施柔性管理的第一步便是要堅持民主溝通,小學班主任一定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發言機會,使其能夠及時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由此培養小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使其自愿為班集體的整體利益做出犧牲。
為了讓小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筆者會經常組織一些主題班會去了解學生的真實訴求,也會盡可能讓學生實現自我管理。比如,在確定教室文化走廊的設計板報時,筆者就通過主題班會集思廣益,讓學生分享自己對班集體的認知與看法,使其客觀判斷本班的文化取向、精神財富,通過學生的集體討論確定本班板報的設計主題,還專門組建了板報小隊,使其積極地將創意實施起來,由此構建班級文化,使其積極布置班級環境。如此,則可讓小學生更加熱愛班集體。
二、堅持一視同仁,做到公平管理
客觀來講,小學生的性格不同、為人處世方式不同,有的學生十分得人寵愛,不必費心管理,而有的學生則需要班主任的實時監督與長期指導才能養成相應的好習慣。但是,不管怎樣,小學班主任都應該要堅持一視同仁的管理原則,考慮每一個小學生的真實成長訴求,積極組織公平管理活動,讓學生得到公平對待,由此優化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心悅誠服。
就如本班有一個學生被大家稱之為“刺頭”,原因是這個學生經常違反班級紀律,且從來不會服從他人,也不害怕老師,不管如何勸告,都一直我行我素。面對這個令人頭疼的學生,筆者卻也始終堅持一視同仁,從來不會冤枉學生。記得有一次,這個學生與外班同學發生了嚴重的肢體沖突,而外班同學的受傷情況更為嚴重,單從這一表面現象來看,本班學生需要負主責。但是,為了了解事情真相,筆者就及時調查了事情原委,確定本班學生是因為看到外班同學欺負低年級同學,主動勸說,對方卻不承認錯誤才大打出手。對此,筆者則并未嚴厲批評學生,還表揚了學生見義勇為、勇敢正直的品質,但是同時也告訴學生,暴力不可解決問題,希望學生可以在遇到同類問題時能夠主動尋求教師幫助,不可沖動處事。
三、堅持人文關懷,展現師愛師德
在過去,小學班主任的關注點一直都放在了學生的學業成績的變化問題上,很少會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所以當學生又遇到成長問題時也不會主動尋求班主任的幫助。而一旦情況嚴重,小學生則很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對此,小學班主任則要堅持全面實施人文關懷,了解學生的日常成長問題,再恰當地學生為學生解惑,使其積累成功的成長經驗。如此,則可切實優化師生關系,優化班主任本身所具備的道德引導、行為規范等多種作用。
在與小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筆者會及時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集體生活問題、學習問題、親子關系問題等,希望可以竭盡全力地幫助學生,讓學生實現健康成長。比如,本班有一個學生從小便十分依賴母親,與父親的交流很少,在與父親單獨相處的時候會感到尷尬、無措,渴望改善親子關系。對此,筆者就告訴學生要主動親近父親,還可嘗試向父親寫信,寫下自己的愛、關心與渴望,讓父親了解自己的心事,由此便可逐步修復親子關系。
總而言之,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柔性管理十分重要,且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堅持多與學生溝通,全面保護學生,以民主、公平的態度與學生交往,針對學生的成長需求推進班級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羅宗英.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8(27):91.
[2]劉磊.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