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宙華
摘? 要:一體化教學由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且互相配合、靈活運用,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興趣,使學生不覺得單調乏味,因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它可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訓練緊密結合,使教學時間和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關鍵詞:機械制圖;一體化;技工院校
所謂一體化教學,就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將理論、實訓教學內容一體化設置,形成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即將課堂教學搬到實際操作室,把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融為一體,通過一體化教師的講解、演示、巡回輔導等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聽、看、練等手法全面調動大腦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一體化教學由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且互相配合、靈活運用,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興趣,使學生不覺得單調乏味,因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機械制圖這門課,采用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掌握扎實的技術技能。
一、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是實行一體化教學的前提
由于機械制圖課程難學,所以教師要精心準備,上好開學第一課——“緒論課”。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學生明確學習《機械制圖》的任務、意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在學生首次接觸課程時,講清課程的特點、內容和用途。圖樣是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設計、制造、使用本國和國外重要技術資料以及人們進行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工具。通過這樣簡單形象的對比,易于使學生產生一種新奇感,認為機械制圖這門課程有東西可學,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愿望,并且培養持久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教師是否精心地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學藝術性的高低,反映了教師審美創造能力的水平、知識的覆蓋率大小、藝術創造性的高低及個人修養的優劣。學生只有對機械制圖感興趣,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為學好這門課程打下基礎,為實行新的教學方法起到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分階段針對不同的內容要利用實踐的機會及時融進去
機械制圖不同于其他的專業基礎課,它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課,但是對于不同的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層遞進,逐步深入,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1.對于基礎性的內容采用直觀教學法,并加強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以“做”促學
直觀教學可把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論和復雜的空間視圖,變成形象、具體、易掌握的內容,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記得牢,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立體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中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相對薄弱,對機械制圖課程內容理解存在困難,教師僅僅憑借以往的“說課”方式,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將比較抽象和不容易理解的內容挑選出來并進行實物或模型演示。如講授基本體投影及表面點的投影時,教師可拿出自己制作的模型對照觀察并繪圖,也可以在基本體表面畫點并繪出其投影。這樣,學生配合教師上課邊觀察邊繪圖更容易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雖然做模型費時間比較長,整體來說授課效率大大提高。
2.對于零件圖的講授,采用“預期目標法”,“以用促學”。教師在授課前首先提出學習目標,每次課的教學目標就是完成表達方案或表達方案的一部分。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利用實踐的機會,找出實踐設備上的一些零件,并讓學生運用從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的相關專業知識分析討論該目標零件的功用,教師幫助概括得出結論。在觀察到實物,理解其功用的前提下,讓學生根據所學機械制圖知識繼續討論預定目標零件可能采取的表達方案,并把這些方案簡要地繪草圖表現出來。在課堂上組織展開廣泛地討論,在逐步評議、選擇、確定表達方案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每個人都著手進行表達方案的繪制。當需要運用新知識點時,展開講解說明其原理,使學生理解掌握并設法合理運用到當前表達方案當中,從而完成新知識點的學習和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所有的學習探索過程都圍繞預定目標的表達進行,完成了預定目標的表達方案,也就基本達到了教學目的。
3.對于裝配圖的學習,采用機加工車間機床的裝配圖,“以練促學”
對于技校生來說,學習機械制圖的重點放在讀圖上,因此本章節的教學可以完全采用一體化模式,把本內容放在車間進行。帶領學生去機加車間,利用齒輪箱或減速箱的轉配圖,教師先講解,做示范,然后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拆裝實習。在拆裝實踐的過程中,使學生理解零件各部分的功用,以及在裝配圖中的表達。通過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習了裝配圖的識圖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有了實踐的機會,可謂一舉兩得,是實行一體化教學的關鍵。
三、注意總結,及時理清教學思路,鞏固所學知識
機械制圖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要求。要求教師要分階段及時總結,并將機械制圖的教學貫穿于實踐的始終,將機械制圖的考核融入到實踐的考核中去,利用對實踐的考核來考查學生的“繪圖—讀圖”的能力,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中采用一體化的模式,雖然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對教師的要求有所提高:一方面要有技能操作的基礎,因為真正掌握技能操作,才能處理在技能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具備扎實的相關理論知識,能夠從原理的角度來分析學生在技能操作中存在著的現象,總結出技能操作的規律,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進行技能操作訓練。因此,對于機械制圖進行一體化教學無論是從學生角度,還是從教師角度來說都是可行的。
四、結束語
技工院校是社會專業技術人才的集散地,這就要求技工院校不但要加強對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把握,還要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機械制圖作為機械專業的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精髓在于讓理論教學和實踐部分相互交融,互為一體。通過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掌握扎實的技術技能,為日后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海健. 機械制圖課程教改探究[J]. 教書育人(學術理論),2011(02).
[2]張小強. 對于職中《機械制圖》教學的幾點認識[J]. 現代企業教育,2006(07).
[3]呂中亮,陳家能,劉敏.機械制圖測繪中現代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