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 要:在教學中,課堂觀察、教學反思是教師的兩大重要工作,它們的聯合應用,可以讓教學獲得逐步改進,進而更為完善和科學,最終提高教育質量。但在現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時,課堂觀察及教學反思的應用并未受到更多教師關注,教師未掌握它們的應用意義,而重視教學反思及課堂觀察,可以讓語文教育處在良性運轉的模式中,不斷基于實際,做好教學的優化。
關鍵詞:應用;教學反思;課堂觀察;小學語文
在新課改影響下,教學反思、課堂觀察受到了更多重視,它對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增長十分有益。在語文課堂中,要保障課堂質量,對課堂的觀察,對教學的定期反思都十分關鍵。在教學時,各類問題都會對課堂帶來影響,而教師的及時觀察,可以幫其定位問題,再借助教學反思,為改進教學打好基礎。
一、小學語文課堂觀察與教學反思的應用意義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教學反思、課堂觀察被更多教師關注,它有利于教學效率及質量的增長。在課堂教學時,課堂觀察、教學反思的定期進行,屬于非常關鍵的工作,教育教學內的各類問題,都會讓課堂教學受到影響,比如,教師素質、學校設施條件等,要提升教學的質量,那么教學反思、課堂觀察便勢在必行。
在語文課堂內,教師發揮著指導的關鍵作用。而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也要確保課堂可以擁有正常秩序,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課堂觀察的進行,可以確保教師定位教學問題,找到教學策略的不足,而教學反思的應用,能基于課堂觀察,探索教學問題的成因,并為教師指明改進教學的方向。
二、小學語文課堂觀察與教學反思的應用策略
(一)以課堂觀察決定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教師面對教學反思,需要持以認真態度,以謹慎、嚴格的課堂觀察作為反思基礎。課堂是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陣地,教師教學策略的正確與否,各策略起到的效果及引導程度,都能在課堂中通過學生表現體現出來。教師可以在觀察課堂時,以課件展示、學生課堂表現作為觀察點,詳細記錄在不同課堂環節內學生的表現。
以《曹沖稱象》為例,在本節教學中,為讓后續的教學反思可以發揮作用,教師可以對課堂活動進行詳細觀察。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本文故事的閱讀雖然具備一定趣味性,但生字會成為學生閱讀的障礙,為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同名的動畫短片,借助短片的播放,代替教師的朗讀,讓音畫同步的趣味視頻成為帶領學生了解字音、了解故事的輔助力量。而在學生跟隨短片閱讀文章時,教師便可以觀察學生對短片的反應,了解短片對學生帶來的吸引效果,當更多學生可以被吸引時,則表明此類教學方式效果較佳;當被吸引的學生少時,則表明此類方式不能起到較佳效果,或者說明教師選擇的短片不符合學生喜好,這些內容,都可以被教師所記錄,成為后續反思教學的關鍵點。
(二)教學反思促進教學優化
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反思,讓課堂質量的增長逐步實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基于學科教學的特征,基于學生特點,鼓勵學生站在生活角度,嘗試思考及提出問題。生活和語文有密切的聯系,借此才能了解學生狀況,讓教學反思更有效果。其次,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的探索及創新的精神需要得到培養,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使其嘗試自主思考、解決各類問題。而此類活動,都能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服務,進而抓住學生思考中表現出的問題,讓課堂質量得以提升。
以《我是什么》為例,在本節教學中,學生要通過作者的趣味描寫,了解雨的特征,對相關的生字、描寫手法加深認識和理解。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此文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更仔細地觀察,以及更全面反思。在本節教學中,會涉及提問學生“文中的我是什么?它都變成了什么?”的問題,若學生要解答這一問題,便需要對文章的整體內容有所了解,并學會總結和分析。在回答此問題時,很多學生會存在不一樣的答案,若學生對雨的變化認識不足,則表明教師在前期教學中,所完成的閱讀引導存在一定問題。此時,教師要反思教學問題的設計,和學生閱讀能力、生活經驗等的適宜性,借此在下次教學中,通過難度更合理、銜接更緊密的問題設計,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在新時期,為構建優質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反思、課堂觀察更加受到教師關注,它們的聯合應用,可以讓教學質量獲得增長,讓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在教學反思、課堂觀察的應用中,教師應當基于實際,重視它們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仔細做好反思及觀察,為課堂質量的增長、學生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根.“課堂觀察量表”引領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J].生活教育,2019(6):72-73.
[2]陳長世.科學地觀察有效地反思[J].教育革新,2017(12):17.
[3]曹明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困惑與反思[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9,8(1):8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