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安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古詩詞賞析教學,讓學生感悟古詩的“趣味”,進而培養學生對古詩的興趣,提升其文化素質和審美判斷能力。當下小學生理解能力相對于以往有了顯著提升,已經對古詩具備基本的理解能力和濃厚的感知力。小學教學階段是學生感悟古詩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要深刻意識到古詩教學的重要性,并將妙趣橫生的內容融入其中,探尋出一條新的教學路徑,增強古詩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古詩的奧秘。
關鍵詞: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古詩教學
古詩教學不僅僅是文化上的教學,更是精神的感悟,從教學特征來看,其更注重“入情”“舉象”“會意”,其關鍵在于讓學生在古詩學習中學習感性,體會其精神,并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深刻挖掘其蘊含的“趣味”,提升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品味我國古文化的魅力,沉淀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品質。
一、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現狀
當下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更加注重詩文表面含義的探究,缺乏對其創作背景、人文內涵的深度挖掘,在教學內容方面缺乏創新性,且尚未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無法有效感受到古詩中浪漫的人文情感和壯闊的自然風景,感到興趣寥寥。因此,語文教師要脫離古詩表面的字詞探析,更加注重對詩詞內涵的講解,并借助多媒體手段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詩意”氛圍,讓學生深刻感受其內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古詩教學的實效性。
二、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古詩教學的新路徑
1.營造意象和意境
古詩詞對小學生而言理解難度較高,情感經歷和字詞積累不足,語文教師應想辦法消除這一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根據誦讀感受和意象、意境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然后適當地添加一些范本,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方向,選出一些適合的詩文素材,減少他們閱讀、品味詩文的障礙。比如,在《村居》的教學中,詩中描繪了早春二月的鄉村景致,有黃鶯、楊柳、青草,畫面優美動人,教師在教學時可首先讓學生畫出詩中的景物或者人物,讓學生在繪畫中感受到早春的美麗鄉村風景,體會到小孩子放紙鳶的無窮樂趣,增強學生對其的向往。
2.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多媒體技術是當下常用的手段之一,能給學生直觀的古詩畫面,有效增強古詩學習的趣味性。部編版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優秀的詩詞,教師可以充分挖掘這些內容,讓其和多媒體相結合,極大地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和審美能力,再結合多媒體講解,極大地促進學生對詩詞的理解。例如,在部編版語文《望廬山瀑布》的教學中,全詩主要描繪的是壯闊的瀑布景象,歌頌了我國優美的地理環境,并將作者美好的遐想和現實相連接,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只能憑借自己的想象看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景象,無法感同身受,而借助于多媒體,可以將瀑布的“一瀉千里”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并對詩中“紫煙、掛”等詞語有直觀和感性的認識。通過多媒體結合古詩詞教學,讓原本單一、枯燥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詩中蘊含的人文情感和壯闊風景,讓整個教學環節充滿趣味性,進而提升了詩詞教學的實效性。
3.遵循古詩的基本原理,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詩詞鑒賞需要把握教學規律,著名詩人余光中曾說過:“詩人內在之意訴之乎外在之象。”從表達的角度而言,古詩教學需要對語文文字所發出的信息形成刺激,進而有效觸發學生的感知積累,將自身情感帶入古詩當中,進而實現“意”和“言”之間的自由切換,進而讓學生具備大量的詩文鑒賞積淀。例如,對于同一流派、同一風格的詩詞探究,教師除了自身引導示范之外,還需要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生成感悟,無形中促進了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講解《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教師可以講解一些關于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趣聞軼事,激發學生的趣味性。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交往是在李白剛剛離開四川不久,正是他意氣風發的時刻,而他這時的世界,就如同黃金一般美好,也正是這時,遇到了年長他十幾歲卻已名滿天下的孟浩然,兩人一起游山玩水,享受自然山水之樂,可謂趣味盎然。
4.布置課后作業,深度品味古詩
課后任務同樣是實現古詩有效教學的關鍵,一項富有探究性、充滿趣味性的課后活動,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詩詞探究中。例如,在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項課后作業,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李白的其他詩詞,下堂課提問。這樣一種更傾向于探究性的課后作業不僅不會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的記憶,讓學生在課后自行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并在下一堂課檢查學生的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并對課堂內容進行深刻講解,通過課堂和課后的有機結合,極大地提升了詩文的實效性。
三、總結
古詩是一種優美卻簡潔的語言,只言片語就能描繪出作者內心深處蘊含的豐富感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由于教師缺乏對其的深入挖掘,教學中缺乏趣味性,學生對古詩鑒賞還存在較大的抵觸心理,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通過營造良好的意象和意境,為學生營造學習詩歌、探析古詩詞的氛圍,給予學生良好的體驗,深刻體會古詩的魅力,從而提升古詩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林園秀.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24):13-14.
[2]雍韋偉.基于部編本語文教材古詩教學研究[J].新課程,2018(12):65.
編輯 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