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芬 陳法杰
摘 要: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以學生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充當引導者、監督者的角色。特基于對分銷渠道課程分析的基礎上,發現目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構建了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思路,從線上學習、課堂講授、社會實踐、課后環節提出了混合式教改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分銷渠道管理;混合式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0-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04
近年來,MOOC的蓬勃發展,提高了教育的覆蓋面,很好地促進了高等教育的發展。但是MOOC教育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逐步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如棄課率高、無法保障學習效果和質量、教學方式單一等。因此,即使MOOC擁有許多傳統課堂所沒有的優點,傳統課堂也無法被完全替代,所以只有把兩者的優勢進行有效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指出要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重點推進信息計劃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現代化。因此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一、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福克斯教授2013年提出了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教學模式,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當MOOC發展到可以對教師的利用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參與度做出貢獻的程度時,MOOC即發展為SPOC。SPOC又稱之為后MOOC,是對MOOC的繼承、完成和超越,實現了對教學內容的重構和教學模式的創新。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思路,實現了在線教育和傳統課堂的有機結合。SPOC的主要特點在于教學對象更加精準化,教學設計可以根據指定人群的特點進行定制,能夠更好地進行教學資源的沉淀與共享。這種教學方法并不是機械的學習方法的疊加,而是線上學習方式和線下學習方式的有效融合,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融合,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方式進而小組合作方式的有效融合,更加適應當前的大學教育,也容易被廣大學生群體所接受,從而大大提升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
二、分銷渠道管理課程實施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在分銷渠道管理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弊端。第一,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學生屬于考試驅動型,不聽課、不參與課堂互動,應付性完成課程作業,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功利性”學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較差;第二,教學設計的針對性較差。不同專業的學生往往對同一門課程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師在課程教學設計中往往是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經驗來安排課程教授的深度及廣度,往往很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第三,課堂互動形式單一,師生之間缺乏充分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采取提問的形式進行課堂互動,這種形式教師強制,學生被動,教師會按照自身的標準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判,從而違背了互動的原則;第四,考核手法單一,在傳統的教學中最常采取的是結果考核制,以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判的重要依據,這種方式缺乏過程管理和控制,較為不合理。
以上說明了傳統分銷渠道管理教學中的缺點以及不足之處,以SPOC為基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突破傳統教學改革中的瓶頸和壁壘,實現以學生為主“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在實施分銷渠道管理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緊密圍繞教師、學生、教材、網絡教學平臺四個要素進行。將分銷渠道管理課程的各個核心理論模塊作為改革基礎,建立線上和線下有機統一的學習方式。從而建立起一套學生主動學習、有效提升專業技能的教學模式。
三、基于SPOC的分銷渠道管理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基于SPOC分銷渠道管理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將從SPOC混合式教學平臺的構建、教學流程的實際和教學效果評價三個部分入手。首先,依托石河子大學網絡教學平臺,把現代信息技術和分銷渠道管理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結合在一起;其次,在教學流程設計中,不僅要考慮SPOC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資源、翻轉課堂與技術的關系,還要考慮師生互動性和學生協同性的關系,做到教學軟件和硬件、教學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充分融合,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感、主動性、積極性,形成結構化、立體化的學習模式;再次,構建多元化的過程考核評價模式,合理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構建網絡教學平臺
SOPC網絡教學平臺支持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環節,為師生提供基于網絡的多種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網絡教學平臺以“課程教學”為核心,按照知識單元建設課程,組織教學資源,跟蹤教學過程,最后將教學過程和評價展示相結合。
在教學資源整合方面,首先,以分銷渠道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為指導,將知識點通過電子教材、PPT、在線測試、輔助教學資源等環節來開展,形成系統化的學習元,為學生學習提供物質基礎;其次,根據專業能力設計教學內容,將課程的知識點劃分為若干工作任務,以任務驅動教學內容的優化,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再次,重新設計知識點化視頻形式的內容資源,結合每章知識點錄制5-10分鐘的知識點化視頻,內容短小精悍、簡單易懂,便于學生在課前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
(二)教學流程重組
課前環節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學生的課前學習任務主要包括:第一,觀看知識點化視頻、輔助教學資源,完成自主學習任務;第二,完成和自主學習環節相關的在線測試、討論、作業等環節來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第三,提交自主學習任務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哪些問題,同時也要考慮提供哪些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任務單,翻轉課堂并沒有弱化教師的作用,相反,教師的重要作用更加突顯。
課中環節深度內容——“小組展示+課堂講授”。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在于協作學習,教師首先要結合《教學大綱》并結合自主學習任務單,將教學內容分解為難度不同的任務,要求學生協作完成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課堂研討,實現翻轉課堂和課堂互動,完成深度學習;其次,基于小組的課堂成果匯報,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并形成問題的解決方案,實現知識內化;再次,通過學生自主任務的完成情況、答疑區提出的難點問題、小組任務課堂匯報的情況,教師進行總結,并在課堂中講授重點、難點問題。此種模式下,學生知識內化的過程由于教師的支持和同學的協作、幫助共同解決問題,會大大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激發學習熱情,提升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學習過程的及時反饋,可對教學全過程進行質量監控和評價分析,大大提升了學習效果。
課后環節——“學習進階+實踐實訓”。結合分銷渠道管理屬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這一特點,在課程模塊中專門設置了實訓任務,進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營銷專業技能。教師分解每個任務所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設置3-4個進階實訓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選擇其中1-2個任務模塊,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線上討論、線下協作、實際調研的形式來完成。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反饋和協作記錄等,實施在線指導或者提供方向性的指導意見。學生的實踐成果在在線學習社區發布,通過圖片、文字、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展示。
(三)建立多元化診斷性的過程考核體制
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時,課堂學習與在線學習并行,離開了課程的在線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很難保證,例如學生的學習動機、自控能力等。因此為了避免部分學生線下學習時間少、完成小組任務搭便車的現象,在考核過程中要采取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這樣多元化的綜合考核模式能夠保障學習效果,監督學生的學習過程。首先,線上成績(50%),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包括在線章節測試(10%)、自主學習任務單(10%);期末成績為期末在線測試(30%)。其次,線下學習成績(50%)。包括學生出勤情況(10%)、實驗操作(10%)、實訓作業匯報(30%)。
四、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可行性分析及保障措施
(一)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優化了教學內容。在分銷渠道管理混合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教學大綱通過行為實施和反饋,在系統性、全面性方面得到修訂與完善。第二,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分銷渠道管理混合式教學進行規劃、設計與實施以后,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三,進一步凝練了教學團隊。初步形成一支5-7人擁有合理結構的教學師資團隊,教師的授課滿意度提升到90%以上;學生更加系統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分銷渠道管理知識,提升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施混合式教學的保障措施
1.健全組織管理系統。混合式教學的順利開展,需要相關部門的協調運轉和有序合作。首先,從學校層面來說要負責統籌混合式教學改革發展的總戰略,出臺相關政策,對混合式教學實施制度化管理。從院級層面來說,主要是貫徹上級部門的精神,落實計劃安排,保證實施。最后班級作為混合式教學落實的最終載體,教師要嚴格保障混合式教學的教學安排及教學進度,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2.改良教學的評價標準。教學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對教學的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對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或者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形成性評價是采用非正式的考試或者單元測試來進行的,通過這個環節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獲得教學過程中的連續反饋,幫助教師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結果性評價是對課堂教學的達成結果進行恰當的評價,如期末成績。我們通常會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各占50%的比例對學生進行考核,形成最終的總評成績。
參考文獻:
[1]方兵,楊成,陳然.“后MOOC”時代高校博雅課程教學新模式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5(3).
[2]Armando,Fox.From MOOCs to SPOC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3(12).
[3]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從MOOC到SPOC:一種深度學習模式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
[4]賀斌,曹陽.SPOC:基于MOOC的教學流程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3).
作者簡介:劉曉芬(1982.10— ),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營銷管理。
陳法杰(1984.12— ),男,漢族,河南商丘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品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