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巖
摘? ?要:縱觀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現狀,不難發現互聯網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廣泛,深入滲透到人們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促進社會進步和改革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因素。本文從實際出發,首先簡單概述了互聯網+時代給高職會計教學帶來的影響,結合對目前我國高職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現狀的分析,提出了互聯網+視域下高職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能力? 培養模式? 高職會計專業教學?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c)-0218-02
會計專業是高職教育的熱門專業,近年來社會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將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中,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環境,在畢業后獲取良好的職業發展。由此可見,探析互聯網+視域下高職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互聯網+時代給高職會計教學帶來的影響
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一直以來都是為社會培養優秀會計人才的搖籃,在互聯網+時代興起后,傳統的高職會計教學工作暴露出越來越多問題,必須及時改革創新,才可以發揮出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育的職能作用,肩負起職教使命。
當今社會的行業崗位,不僅對專業技能有要求,對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也有要求,會計崗位工作既要利用扎實的專業基礎滿足業務能力需求,也要熟練使用各種會計電算化設備、Excel表格軟件、財務信息管理軟件等,提高對財務數據的搜集、分析、處理、核算效率,構建新穎的信息化會計工作模式,不斷利用互聯網提升崗位工作實力。
此外,高職會計教師在全面推進教學信息化改革的影響下,使用多媒體課件、翻轉課堂、微課等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夠豐富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多企業會計崗位工作實際模式,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從而增強學校會計人才培養水平。
2? 目前我國高職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現狀
整體來看,我國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呈現不斷提升趨勢,切實促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也給社會輸送了大量會計人才[1]。不過,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影響了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首先,不夠重視職業能力培養。部分會計教師生長于傳統應試化教育機制下,所以深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在專業教學中過度重視會計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灌輸,忽略了對學生職業興趣、職業觀念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其次,信息化教學水平不足。有些高職會計教師雖然意識到應用互利網+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卻由于自身信息技術能力不足無法很好地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課程體系建設中,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起到了不利影響。最后,教學模式過于單一。許多高職會計專業教師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過程中,認為互聯網+教學技術的應用就是給學生播放一些精美多媒體課件,因此將網絡公開課等網絡教學資源中的會計專業課件照搬照抄過來,沒有結合學情靈活創新教學方法,降低了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可操作性。
3? 互聯網+視域下高職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策略
3.1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完善會計人才培養體系
基于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與以往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以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提升會計綜合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保證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大數據思維、云技術、電算化軟件高效完成會計崗位工作,使用充滿互聯網身影的會計工作新環境。所以,高職學校要革新會計人才培養理念,掙脫應試教育長久以來的束縛,明確現代高職學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心,完善會計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會計專業學生在基本技能、管理會計思維、職業技能、職業素養、信息化業務水平等方面,獲取全方位的科學培養。
3.2 創新教學方法,激發職業興趣
經過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調研發現,很多學生是出于家長建議、老師建議等因素選擇會計專業,自身對這個職業并沒有強烈向往,對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也沒有好奇心和學習欲望,所以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低下,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職業能力自然無法提升。針對這種情況,只有將學生的職業興趣徹底激發出來,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從互聯網+視角出發,使用信息技術錄制生動形象的微課視頻,將翻轉課堂理念滲透到專業課教學中,通過直觀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會計這門職業有更加全面、立體化的認識,從而逐漸改變被動學習的局面,在職業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學習和實踐應用會計技能,不斷提高自身職業能力。
3.3 引入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會計工作情境
高職會計專業教師為了讓學生在不實習的情況下,也能夠獲取實訓機會,引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給學生創設會計工作情境,將與教學進度相符的企業真實財務案例展示出來,讓學生利用多媒體教室中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和各種辦公軟件,嘗試分析案例中企業的財務風險,核算各項財務數據,給企業決策者提出規避財務風險的方案,創設真實的崗位工作情境,以此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會計職業能力[2]。
例如,在《基礎會計》中“財產清查”技能訓練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在實訓中了解財產清查的意義和種類、財產清查的范圍、實地盤存制與永續盤存制的區別、財產清查結果的會計處理方法,掌握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在多媒體教室的大屏幕上展示了A公司的債務、債權、財產物資數據,讓學生作為A公司會計對這些數據進行核對、盤點(計算機虛擬進行),確定其實存數,清楚反映出財產物資的使用以及保管情況,及時發現賬面結存與實存數的不相符問題,分析問題的原因,提出規避問題的方法。學生在虛擬技術創設出來的真實財產清查工作情境中,加深了對教材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將專業知識變為實踐技能的職業能力,樹立起認真、負責、嚴謹的職業態度。
3.4 打造會計教師隊伍,提高教學服務水平
一方面,高職會計專業教師要不斷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積極與企業聯系溝通,掌握現代企業會計崗位的真實需求,將這些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合理安排會計知識的理論教學和會計技能實踐訓練,提升應用互聯網+開展教學的專業水平[3]。
另一方面,高職學校要著力打造專業的會計教師隊伍,定期開展互聯網+會計教學培訓活動,將智慧課堂、微課制作技巧等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遞給教師,并且通過與企業的校企合作關系,給教師提供到企業參與會計崗位工作或者培訓的機會,將教師打造成雙師型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服務水平,讓教師成為構建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實踐者。
4? 結語
會計作為新時期各個行業發展所需求的專業人才,其專業教學是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基于互聯網+視域下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培養,讓學生在具備專業技能同時,可以憑借良好職業素養以及職業能力促進自身專業不斷發展,與時俱進地成為社會所需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郭春娟.深化信息技術與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融合分析[J].文存閱刊,2019(20):185.
[2] 孟策娥.談教學觀念、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7):11-12.
[3] 徐敏,賴程.會計轉型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商論,2019(17):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