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琴
【摘? 要】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學前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不僅能使幼兒更好地理解他人,表達自己,還能使他們與周邊人更加和諧地相處,有效提高其學習、生活質量。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想要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不妨在區域活動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綜合性提升。
【關鍵詞】幼兒;學前教育;區域活動;語言發展
隨著學前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何在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想要在區域互動中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明確區域活動對語言發展意義,深入了解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以及發揮區域活動語言發展的價值。
一、明確區域活動對語言發展的意義
作為學習功能與游戲功能兼具的活動形式之一,區域活動對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使幼兒在精心創設的活動區域內借助活動材料等與合作小伙伴進行更加準確、流暢的交流與溝通,還能有效刺激幼兒的自我表達意愿,使他們能夠大膽、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此影響下,幼兒不僅會在良好氛圍的熏陶下有效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還能為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自我表達奠定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折紙類實踐活動中,我們既可以讓幼兒向其他幼兒簡單描述其創作思路,也可以引導他們對其他幼兒的作品積極提出自身的一些意見或者看法等。在此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幼兒勢必會學會更高效率的自我表達。對教師而言,明確語氣活動對語言發展的意義亦能為教師教學工作的展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等,促使教師在改革、完善教學思路的同時獲得更好的專業成長。因此,作為奮戰在學前教育一線的幼兒教師,我們想要在區域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就必須深刻了解區域活動在幼兒語言能力培養重要性的基礎上,積極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教學思路以及教學手法等。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區域活動教學中有的放矢,對幼兒進行有目的的科學引導,使其語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
二、深入了解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其實,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亦是如此。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想要在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就必須深入了解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及其發展特征等,并據此對癥下藥。
比如,在語言表達方面,小班幼兒往往以自身活動、經歷作為語言表達的主要內容。然而,由于詞匯的缺乏、表達方式的單一化,他們往往會在語言表達中出現表達不準確、含混不清、有歧義等問題。對待小班幼兒,我們務必要以字詞積累為主,拓展其字詞積累量。相較于小班幼兒而言,中班幼兒已經具有表述稍顯完整的特點。然而,由于受到父母、鄉音的影響,他們在自我意愿的表達上仍然存在著一些詞不達意的現象。對于他們,教師務必要耐心傾聽,悉心引導,為他們創建一個輕松、愉快的語言交流與環境。相較于小班、中班幼兒而言,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他們不僅能夠憑借著異常優秀的模仿力學習不同內容、形式的語言(比如,動物的叫聲、動漫角色的口頭禪等),還能夠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認真分析語言的意義,對語言的寓意進行較深層次的思考與分析。在深入了解小班、中班、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的基礎上,教師方能在區域活動中給予幼兒恰當的指引與指導,使他們在此后的學習和發展過程中不斷創造優異成績。
三、發揮區域活動語言發展的價值
眾所周知,區域活動是由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構成的,主要有益智科學、美工、圖書語言、建構、角色表演等幾大類。它對幼兒動手能力、動腦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的培養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倘若能夠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區域活動對語言發展的價值,那么,幼兒的語言能力勢必會在區域活動中得到相應的發展與提升。
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的,我們不僅可以在建構區、美工區等著重培養幼兒的語言溝通能力,讓他們在身臨其境中掌握與人的溝通技巧,還可以借助益智科學、角色表演等提高幼兒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生動性,使幼兒充分體驗到語言表達的魅力所在。在區域活動中,除了幼兒之間的交流、溝通等,我們還可以借助一系列的問題或者追問等引導幼兒對實踐活動的內容、步驟及其結果等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與思考,促使幼兒在探索、分析的過程中能夠借助語言生動、簡潔地描述其體驗,從而在此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四、結語
研究證明,3~6歲是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認識到學前教育對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在區域活動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區域活動的語言發展價值,助力幼兒學習能力的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月琴.基于兒童文學開展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J].學前教育研究,2017(8).
[2]陳建華.如何在游戲中評價幼兒的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