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要求數學教師樹立全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微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值得教師關注,在數學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革新中,可以有針對性地將微課融入數學課堂。文章分析微課的特點,并指出挖掘微課資源的路徑和方法,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中心闡述數學微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數學教學;微課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6-0117-02
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限制,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應用微課開展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對如何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數學微課資源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此情況下,數學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科學地結合教學主題來進行多樣化微課資源的開發和整合。然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來對微課資源進行有效篩選,圍繞教學主題和目標進行微課教學視頻的收集整理和制作。最后,再根據不同階段的數學教學需求,利用不同類型的微課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究。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快速提高。
一、微課資源的特點分析
1.教學主題明確
合理運用微課資源能讓數學教學主題更加明確,同時也能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和形象。微課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教學目標應更明確,應更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微課會發揮積極作用,微課已經成為教師教學的濃縮資源,同時也使得教學主題更明確。
2.教學資源豐富
微課資源有多種呈現形式,可以是微視頻,可以是微教案,可以是微課件,可以是微反思,也可以是微練習。近年來隨著微課教學的不斷發展,多元化的微課資源已經被廣泛運用于數學教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資源包,使得數學教學又增添了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工具。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如此學生也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強化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微課資源運用于數學教學中對教師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要給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讓教師逐漸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
3.應用便捷
相對來說,微課程資源的容量并不大,且微課資源的傳輸和使用也不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學生能夠隨時隨地下載資源,同時也能結合自身的需要觀看和學習微課資源,這樣就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合,同時也能滿足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需要。
二、核心素養下數學微課資源開發與利用
1.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掘微課資源
微課資源有具象化、多元化的特點,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全面分析和了解教材內容,在把握教學重點和主題之后,利用互聯網收集各種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微課資源。第一,從教學需求和學生學習水平出發,將具有趣味性和教學價值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第二,從互聯網提取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微課程資源,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場景或案例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思考。第三,根據不同階段教學要求來挖掘微課資源,比如課前預習可利用微視頻資源,課堂教學可以利用微課件和微教案資源,課后復習可利用微反思和微練習資源。第四,結合本地區的教學實際和地域優勢,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引入一些具有特色的區域性微課程資源。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課堂教學和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同時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人文情懷。
2.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進行微課設計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不僅包含了基礎的數學知識,還包括一些具有復雜性和抽象性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這些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然后,充分將教材內容和微課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利用計算機軟件來對其進行系統篩選,制作成教學主題突出的微視頻。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科學合理把控微視頻的時間,盡可能將教學視頻控制在10分鐘左右。針對某個公式、概念、理論的講解,可將微視頻控制在3分鐘左右。在這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充分考慮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在微視頻中增加相關的數學問題或者數學場景,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探究和思考。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巧用微課開展多樣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數學教學的特點,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微視頻的選擇。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分析。還要考慮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習題講解的微視頻、專題講解的微視頻,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和練習情況,有層次性地在視頻中引入不同的數學資源和學習資源。另外,教師還需要充分根據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規律,有效進行預習微視頻、教學微視頻、復習微視頻的制作,并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將微視頻推送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學習和練習。
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教師可收集生活中常見的不同面值的紙幣或硬幣,結合本章節的教學要求制作成預習微視頻,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學習和思考,讓學生標注出不理解的部分。在課堂上,教師可為學生呈現購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進行思考,讓學生嘗試解決購物情境中的問題,并穿插一些人民幣換算單位的講解。教學完成后,教師可將人民幣面值的辨認方法和換算等知識制作成復習微視頻,并結合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設計一系列的專題和數學練習,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舉一反三能力。
三、結束語
微課教學是一種依托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全新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各階段的教學需求進行數學微課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并結合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不同的設計和制作。教師除了要根據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來進行教學微課視頻難度調整之外,還可以利用教學情境和小組合作學習來開展數學課堂教學,利用微課資源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實現數學課堂由靜到動的轉化,為核心素養下數學微課教學的全面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麗.微課程教學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最佳路徑——以蘇教版四年級上冊《運動與身體的變化》一課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2).
[2]雷波.數學微課程學生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J].數學通報,2016(10).
[3]李靈.淺談微課程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