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
【摘要】為了能夠使中職教育更加貼近于社會,并加強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發展,如今大部分中職學校都開始將教育觀念,由課堂教育轉變為社會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自身的情感寄予到語文作文中,就變成了中職語文作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基于此,在本篇文章中先闡明了中職語文作業教學中生活元素滲透的主要意義,進而針對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活元素滲透的有效途徑,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起到微薄的參考幫助。
【關鍵詞】中職語文作文? 生活元素? 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092-02
在中職學校中展開語文作文教學時,將生活元素滲透其中的話,就能夠將作文教學與日常生活相互結合,激發出學生對于作文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在我國教育有關部門提出的新課改中也明確提出,將情感教學滲透到作文教學中的相關理念,因此,就需要將日常生活與作文教學相互結合,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活元素滲透的主要意義
在中職語文作文的實際教學中滲透生活元素的話,最為主要的意義有以下兩方面:第一增加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情感。通過生活元素的滲透來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展開深入感悟,這種方法是教師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所構成的教學方式,這樣就能夠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于語文作文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而且這種方式還能夠引起學生的真實感受,通過情感對日常生活展開重新了解,并以此來增加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真實情感。第二培養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情感。在教師針對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展開培訓時,一定要明確語文作文的中心思想,并在細節中表現出情感上的轉變,所以只有與真實情感相互融合的作文才稱得上是優秀作品,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需要加強學生對于情感的表達能力,在學習某篇文章后讓所有學生深入了解作者當時的內心思想,并闡明自身在學習這篇文章時的真實感受,這樣不僅能夠通過語文作文教學中蘊含的真實情感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夠為學生構建較為正確的價值觀[1]。
二、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活元素滲透的有效途徑
1.利用生活元素創設教學情景
在日常生活之中每天都有著各不相同的情景,這些情景之中具備豐富的情感,如果能夠針對日常生活之中的情景展開全面觀察的話,就可以從中領悟到生活的主要意義,而且這些情景也會成為優質的作文題材為學生提供參考。在展開語文作文的實際教學時,學生就需要掌握生活情景中蘊含的道理與意義,再將自身情感與其相互結合,從而創新出更加優質的作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課堂中利用生活元素創設教學情景,從而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例如:中職學校在校內舉辦了一場短跑競賽,當競賽結束所有學生正處于歡快之中時,要求所有學生寫一篇作文,讓其寫出對短跑競賽的真實感受,而學生因為參與競賽之中每個人的想法都會有所不同,這樣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寫出自身的感受,在作文之中充滿生活元素。
2.通過生活元素記錄日常日記
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僅蘊含了豐富的寓意,也包括酸、甜、苦、辣等方面的感受,既可以體現出充足的文化精神,也能夠呈現學生的內心思想,通常針對日常生活展開細致觀察與總結的學生,都會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通過生活感悟到具有深意的道理。因此,在學生學習語文作文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生活元素記錄日常日記,將自身在每一天所經歷的事情記錄下來,并將自身的感受寫在其中,從而仔細感受其中的細節。另外,還可以在語文作文的教學課堂中,將自己記錄下來的日記閱讀出來,這樣其他學生就可以從中感受到最直接的情感。
3.結合日常生活發揮自身情感
語文作文的創作主要指的就是,學生將自身的真實感受與事件融入到作文之中,因此,在中職語文展開作文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帶領到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公園或是廣場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景觀與風采,并通過真實感受表達出自身的內心想法。當教師帶領學生融入到日常生活時,在學生體驗大自然的過程中就可以要求所有學生,對眼前的情景描寫一段短文,其中要體現出大自然的美麗風采,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運用自身的真實情感寫出語文作品,也能夠有效提高中職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2]。
4.合理更新作文寫作理念
在將生活元素滲透進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時,教師需要及時更新作文寫作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可以更加全面的發現生活中可以寫作的素材,將作文寫作平常化。例如:在對中職學生進行“表達與交流”這一教學單元時,就包含了對記敘文的“材料的選擇”這一課題。記敘文是學生自小學至初中都較為熟悉的一種文字寫作方式與表達方式,但因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促使學生在通過記敘文的方式寫作時,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轉變協作理念,將寫作貼近生活,將真實的生活元素融合進寫作中。例如:當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將自身專業融合進寫作中,如果學生的專業為行政管理時,就可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將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編寫,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寫部分關于神火類的報告或總結等,而如果學生的專業為工商管理時,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專業編寫項目建議書或商業策劃書等。
5.全面轉變教學方式
為了可以更好的將生活元素滲透進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全面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為提高中職學生作文寫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在轉變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1)需要明確以教育引領自主發展與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為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以生長為本、以生動為本,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教師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為基本途徑,以高效學習為目標,以創新為生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入新內容、新思維。(2)在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和教師講授時間分配上,實施中學“20+20”的教學時間分配模式等。另外,還需要積極探索具有特色的學生自主學習與分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課堂新模式。
6.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語言積累對學生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同時對于學生寫作而言也會起到諸多幫助,因此教師在將生活元素滲透進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時,就需要著重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應用能力。只有學生們做到厚積薄發,把基礎知識穩固打好,才能有效的讓學生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水平。對此,教師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提升學生們的語言底蘊,培養學生們的語文優秀素養。(1)教師應當激勵學生背誦教材上的重點課文。背誦課文可以培養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感知,通過經常背誦課文,可以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在運用語言文字時更得心應手,對于其含義、規律自然而然的就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2)教師應當激勵學生在課余時間盡可能的閱讀課外讀物,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些喜歡的課外書籍,從中積累或者記錄一些美文美段美句美詞,這樣會非常有效的提高他們的文學底蘊和文學素養。再者,教師應當激勵學生經常參加課余時間的活動,讓學生做一個真真切切對生活有所感悟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豐富自身,積累所聽所聞的成語諺語以及歇后語,以此來更加有效更加容易的豐富學生自身的詞匯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何藝術都與日常生活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關聯,但又遠在生活之上,中職語文作文就屬于一種較為簡單的形式。無論是在如今還是在以后,作文都能夠體現出創作者的真實感受與生活,在中職語文作文中的主要基礎也是生活元素,因此,在開展語文作文的實際教學時,一定要將生活元素滲透其中,從而提高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與水平,還需要加強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并以此來確保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秦頤和.探究生活元素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滲透[J]. 考試周刊, 2018(8):54.
[2]王惠林.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措施[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