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旺
【摘要】數學是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數學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其既是小學數學的延伸,又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基礎。初中生既要深入學習基本的數學概念、公式以及定理,又要展開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斷,甚至還要展開猜想,實驗、類比、遷移、總結歸納等一系列學習活動。初中數學教師要運用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積極自主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進而創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136-01
一、導學案教學,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古語“凡事預則立”這句話就很好的強調了預習和計劃、準備的重要性,就是說人們在進行一件事情之前,如果進行了周密的計劃和認真的準備,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這一千百年來留下的真理同樣可以用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前展開有效的預習活動,那么學生就會在課堂中收獲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然而數學科目相對于語文等科目而言比較抽象,如果教師能夠把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以及相應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題目集中呈現出來,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展開學習活動。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教師要在導學案中呈現清晰的學習目標,即,學生要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導學案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復習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從而讓學生在復習未知數、次數等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展開二元一次方程的學習。教師可以呈現一個一元一次方程“3x-5=0”,然后再呈現一個二元一次方程“3x2-5x=6”,進而引導學生展開對比、分析與理解構建。教師還可以在導學案中呈現相應的練習題目,從而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體練習題目可以有“把(3x-2)(x+1)=8x-3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等。如果學生在計算練習題目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那么學生可以將其總結出來,并反饋給教師。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的自主預習情況進行檢查,然后展開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進而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二、多媒體課件,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多媒體課件是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其作為課堂的重要輔助教學工具,能夠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增強課堂教學容量。增強課堂教學容量并不是一味的增加知識點,而是要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教材中的重難點。如《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在這節課中會涉及到作圖,如果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好課堂中所需要的圖形,那么學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展開觀察、分析與推理。因此,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針對性的呈現點和圓的不同位置關系,直線和圓的不同位置關系及其常見的幾何練習題目,從而引導學生展開系統學習。
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展開個性化的練習活動。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層次化的練習題目,引導學生必須做出哪些題目,選擇性的做出哪些題目,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構建知識的樂趣。
三、小組合作,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小組合作是新課標中極力提倡的一種學習模式,其既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又能促使學生之間展開合作互助,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不妨讓小組合作成為初中數學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進而使之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突破學習內容中的重難點。例如《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這節課的重難點就是如何將實際問題轉化為二次函數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展開合作探究,如要用總長為60m的籬笆圍成一個矩形的場地,矩形面積S隨矩形一邊長L的變化而變化,當L是多少時,圍成的矩形面積S最大,這就是典型的運用二次函數最值知識點解決數學問題的例題。學生可以結合矩形面積公式列出二次函數S=L(60-2L)/2=-L2+30L,該二次函數開口向下,學生可以結合函數圖像性質,求得L的值。小組合作模式下,數學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畫出二次函數圖像,并分享二次函數圖像與實際問題之間的關系,從而讓數學能力欠缺的學生獲得啟發。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實際運用中,有的橫坐標會有取值范圍,那么問題就變成固定區間內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學生可以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合作探究。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要引導學生以積極自主的狀態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進而促使學生在形成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形成一定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桂榮.初中數學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效課堂構建[J].當代教研論叢. 2018(02)
[2]王翠微.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