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紅
摘 要: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讓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線下到線上各種資源的整合,也讓課堂更加多元化。而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設置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也不能適應新時代教學理念的要求。本文著重探討了在互聯網教學平臺的基礎上針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和改善,以達到課程教學的質量要求。
關鍵詞:互聯網教學平臺;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教學
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不但給人們的生活習慣帶來了重點的變革,也給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便捷。把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是這幾年來教育工作者關注的一個重點,大規模的網絡教學課程上線,給互聯網教學平臺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基于網絡教學平臺上的課程教學的思考。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知識,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結構流程,課程的應用性非常廣,實踐性很強。所以本文以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程與互聯網教學平臺的結合作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1 互聯網教學平臺給課程教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機遇。(1)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有了互聯網技術的加成,學習不再局限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段,學生只要有手機、電腦以及網絡,就可以開始學習,不需要坐在教室里面,也不需要等待老師的到來,可以自由把握學習的進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大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進而也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2)可以接收全國各地的教學資源。通過全國性的互聯網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參考同行的教學方法,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積極的正面意義。同時學生不但可以學習授課教師設置的課程視頻,還可以接收到全國各個高校優秀的教師錄制的教學資源,接受不同教師不同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解放思維、開拓視野,對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和提高有重要作用。
2)挑戰。(1)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傳統的由教師單向授課模式向雙向甚至是多向互動模式的轉變,需要教師更新教學觀念。隨著互聯網技術逐步加入課堂教學,學生在課堂能夠發揮更多的主動性,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需要盡快的轉變教學觀念,把課堂的主導交給學生,才能真正的適應新型的教學模式。同時隨著技術的革新,傳統的備課、板書、講授加入更多元化的教學元素。對于教師來說,需要對這些全新的教學方式不斷的摸索和深化,這也是一個繼續學習的過程,在原來備課、課堂板書講授的基礎之上融入更方便、快捷的技術,來輔助完成這些教學步驟,節省時間同時提高教學質量。(2)互聯網教學需要學生更強的自控力?;ヂ摼W教學平臺的應用雖然讓隨時隨地學習變成可能,但是在互聯網另一端的學生是否能夠約束自己完成課程的學習,這就是互聯網教學會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只有學生提高自控能力,確保在缺乏有效監督的前提之下,依然按質按量的完成教學安排,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卻確保教學的有效性,課程與互聯網教學平臺的結合才有意義。
2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現狀
在1954年彼得·德魯克明確提出并定義“人力資源”這個概念之后,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不斷的發展進步,人力資源管理這門學科也在逐步成熟,但是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著不足之處。
1)過于強調理論,實踐操作比重太小。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大部分都是基于理論的教學,實踐教學在課程教學的比重非常少。由于學生也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缺乏實踐性的接觸,只能靠想象去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對學生掌握和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概念也帶來了障礙。而現在在課堂上常用的實踐操作方式比較單一,一種是基于人力資源管理操作軟件的實操,與技能大賽的實施方式雷同;另一種最主流的方式是情景模擬,教師設置某一情景,讓學生進行演示。兩種方法都與實際企業復雜的工作流程差距甚大。
2)課程考核機制單一。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目前的考核基本上都是采取考試的方式,平時成績僅占30%左右,而這30%的平時成績主要由考勤、作業等量化指標構成,對于學生課堂實踐參與情況無法量化考量的項目很容易被教師忽略,以學生最關心的課程總成績卷面考試成績還是占據絕對的比重。這種考試模式也使得教師在平時授課的時候更多的傾向理論教學,弱化實踐互動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使得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又回到重理論輕實踐的惡性循環。
3)教師缺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工作經驗。很多高校的教師本身缺乏企業工作經驗,自身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也是基于理論的理解,沒有切身體驗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流程,那么在課堂的講授必然也會顯得空洞無力,無法讓學生在模糊的理論概念中有清晰的認識,學生只能對理論概念死記硬背,無法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很容易讓課堂教學流于形式。
3 基于互聯網教學平臺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進建議
1)更新教學觀念。教師首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把課堂的主導權交予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翁,課堂的教學應以學生的認知需求為前提來開展,擯棄陳舊落后的教學思想,與時俱進,與學生的發展同步,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的教學更為有效。
2)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與互聯網教學平臺有效結合。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與互聯網教學平臺結合起來,發揮互聯網教學平臺的優勢,促進學生對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操作的理解與掌握。最基礎可以通過視頻模擬全景式的向學生展示人力資源管理實施過程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學生以第三方的視角參與到工作中,運用理論知識思考如何出來工作中的難題。進一步可以運用互聯網軟件,讓學生在設定的企業里面用軟件模擬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但是需要對軟件里涉及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細化,讓學生接觸到最真實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流程。再進一步可以融入人機交互或者團隊互動模式,增加溝通的訓練元素,做好良好的溝通工作也是成為一位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非常重要的技能點。
3)完善課程教學質量考核體系。完善課程教學質量考核體系是確保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創新改革成果的保障,提高平時成績在學科成績的比重,加大課堂實踐活動的多元化,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平時考核指標除了考勤、作業等量化指標,還可以納入如團隊協作、溝通、文件處理等指標,更全方面的考察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程的教學質量。
4 結束語
互聯網教學平臺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結合能夠有效的促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和改進有著積極意義。當然互聯網技術一直在不斷的進步發展,在技術更進一步發展的時候,會有更加便捷、有效的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能夠給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注入更高效的元素,我們期待人力資源管理課堂教學越來越多元化并且更貼近企業管理實際。
參考文獻
[1]夏文,李顯艷.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1):352-356
[2]趙艷玲.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教學改革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12):50-52
[3]劉二麗.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20(5):192-194
[4]于赫.論信息化時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創新[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1):116
[5]王國惠,王艷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7(1):90-92.
[6]劉振夏.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1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