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軍華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情況,展開科學提問,強調啟發教育,促使學生們自信實現個性化成長,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有效實施課堂提問策略,更利于小學生智慧潛能的挖掘,讓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探究思考,發現語文學科的魅力所在后,可以創造更多奇跡,最終彰顯出人生的最高價值。本文特意做了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方法、有效策略的總結研究,希望能為其他教師不斷推進實踐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方法策略;分析;研究
引言:
小學生的好奇心重,對于新鮮事物很感興趣,教師利用有效的提問方法,實施有效的提問策略,科學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課堂教學質量更高,形成了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語文教育也將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通過相關問題的提出,提升了學生的全部注意力,鼓勵他們小組討論,或者強調師生互動,遠比一味灌輸指導的效果好得多。下面,筆者就憑借多年教學的經驗積累,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方法和策略的應用分析。
一、注意立足學生,科學合理提問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能力不斷發展的關鍵階段,他們的思維水平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個體差異化十分明顯。語文教師應該立足學生實際,充分考慮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的發展情況后,展開有效的提問設計,選擇科學的、合理的提問方式,積極引導孩子們投入問題的研究中,循序漸進地積累知識經驗[1]。如果讓低年級學生思考難度較大的問題,而高年級學生探究問題太過表面,那這樣的課堂提問將毫無意義,后續教學計劃的實施不會順利。教師最好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結合小學生實際的發展情況展開科學提問,只有保證問題的有效性,才能提升提問教學的質量,教學服務以生為本相當關鍵,有的放矢選擇個性化的提問方法很有必要。比如,學習寓言故事《狐貍與烏鴉》時,由于這篇課文針對的是二年級學生,思想和心理都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如果直接問他們:“學完這篇課文,我們能夠明白一個什么道理?”他們肯定總結不出來,因為他們還不具備回答這種抽象性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問他們:“烏鴉最終為什么沒有保護好自己的肉?”學生通過讀課文就可以描述出問題的答案,語文思維能力也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
二、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氛圍,科學地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然后一步一步帶領學生感知語文,認識世界,體驗人生[2]。比如,教授《拍手歌》時,教師就可以問學生:“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叫作《拍手歌》,你們跟著老師一邊拍手一邊唱好不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這時,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活動?;顒又螅處熯€可以問學生:“同學們,剛才我們拍了手,唱了歌,但是我覺得還不過癮,下面我想讓大家演一個節目,剛才咱們說了很多小動物,有孔雀、大雁、雄鷹、黃鸝,那么我們可不可以扮演成這些小動物,然后再一起玩剛才的游戲?”學生們聽了老師的提問,更加期待下面的課堂。于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尋找各種道具扮演成小動物,一起唱啊拍啊,不亦樂乎。這樣的提問教學,使整個課堂沉浸在無比歡樂的氛圍之中。
三、選擇正確問法,滿足學生需求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學中重要的一點,是可以而且應該是教師問的問題,將來學生自己也可能提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還是課堂教學的歸宿??梢?,學會提問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能力。而提問的能力歸根到底是“學”來的,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關注學生問題能力的培養,了解學生形成問題能力的實際需求。比如,每一個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學生提問中的困難,最后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的“問”,往往是從模仿開始,從牙牙學語模仿身邊的親人,到課堂上模仿教師和同學。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可借鑒的范例,實際教學中也有大量這樣的例子可供學生學習。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了解語言文字意義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問題,接下去帶著問題進一步深入閱讀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和學生一起發散思維,提出求異性問題,培養學生的求異創新思維。學生提問能力的學習和培養,基本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只有教師將課堂看成是學生主動發展,實現師生對話、互動的發展平臺,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依據,才能有效達成。
四、利用課文空白,開闊思維空間
有些小學語文課文中會有空白元素,這些空白元素能夠給學生提供回味和想象的余地。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些空白元素,創造一個思維發散的環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思想中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創新、探究的學習方式[3]。比如,《窮人》這篇課文講述了桑娜和她的丈夫雖然生活很困難,但還是收養了死去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的故事,學生們都被他們的善良所感動。筆者在講完課文后,向學生提出問題:“請大家想象一下,孩子們、桑娜和她的丈夫以后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們開始主動思考,踴躍發言。有的學生說:“漁夫從此以后每天都能夠打到很多魚,日子逐漸富裕了起來,孩子們后來都有所成就,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過上了富足快樂的生活。”有的學生說:“漁夫和他妻子的善舉傳了出去,人們紛紛伸出援手,孩子們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健康地成長起來。”這種開放式的提問,不但豐富了原文的內容,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一舉多得。
結束語:
總之,如何讓課堂提問更加有效,是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這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大的挑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克服傳統教學中的弊端,創新自己的教學形式,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在課堂上注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應該與教師多多互動,認真聽講,思考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如此,才能讓課堂提問變得異常高效,順利走向新的成功。
參考文獻:
[1]江曉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方法和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9(03)140-141.
[2]李建民.芻議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J].教師,2018(25)199-199.
[3]陳國,李瀟瀟.小學語文的課堂提問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