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說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完成物理教學過程的有效方式。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創設何種問題情境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識更加貼近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有效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與探索,是一個值得廣大一線教師深思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就對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這一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情境;故事;生活;探究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就當前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而言,仍以傳統的“師講生聽”為主,由于教師習慣性地占據主導地位,這便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能力素養的培養,進而不利于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鑒于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問題情境的創設,以教材為載體,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已有經驗出發,積極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形成獨立思考和質疑問難的能力,從而有效改善教與學之間的關系,使全體學生都能夠有所獲益。
一、利用趣味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內在動力。而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大多是以知識灌輸的方式展開的,在極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自主思考、體驗與感受的過程,這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引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抵觸情緒。鑒于此,教師不妨在課堂教學之初利用趣味故事來創設問題情境,以便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得以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在教學“沸騰和沸點”這一知識點之初,我以一則趣味故事導入了新課:“山上有一座廟,廟里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一天早上,老和尚有事要下山一趟,為了讓調皮的小和尚安心待在廟里看門。臨出發前,老和尚告訴他把鍋里的水燒開了就可以出去玩了。小和尚聽后很高興,一上午都在往爐子里不停地添柴。可直到老和尚中午回來,爐子里的水依舊沒有燒開。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此時,學生的思緒紛紛被聚焦到了課堂中來,就這一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但卻始終未能從物理的角度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由此便順理成章地導入了新課教學,學生學習興趣空前高漲。
二、聯系現實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物理來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更好地改善和服務生活是物理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最重要的一個原則便是要盡可能貼合現實生活,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契合,這樣不僅可以拉進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價值所在,進而為其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在教學《比熱容》這節時,我先是利用課件播放了天氣預報的片段。在這之前,我讓學生留心觀察各城市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看看能否從中發現什么規律。待視頻播放完畢,我重復了先前的問題,待學生闡述了各自的想法后,我提問道:“為什么內陸的晝夜溫差要比沿海地區的大呢?”由于這一問題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學生便會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和熟悉感,但這一問題卻是大多數學生先前從未思考過的,由此便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如此,通過聯系現實生活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而且還使學生感受到了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進而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基于合作探究創設問題情境
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不僅是對傳統“師講生聽”教學模式的顛覆與變革,其在發揮學生主體價值、促進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盡早轉變教與學的方式,繼而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親歷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以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與學的相互促進。
在教學《液體的壓強》一節時,我拿出一個側壁不同位置各有幾個小孔的玻璃容器,在向其中倒入水后,我讓學生觀察現象并思考: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待學生就這一問題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實驗所需的器材,并初步形成實驗方案。之后,我選了幾組代表闡述了本組的實驗方案,并與全班學生一同對其進行了適當點評,進而形成了最終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接下來,我讓各小組按照實驗步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并在這一過程中對各項數據做好記錄。如此一來,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內在價值,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了教與學的相互促進。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一切從新課程理念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熟悉問題情境創設的多種形式,將物理知識巧妙寓于其中,使物理學習成為包含情感體驗在內的綜合活動,使學生在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形成愛探究、樂求知的良好心理傾向。
參考文獻:
[1]王超.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175-176.
[2]丁來成.初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初探[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45(1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