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摘要】語言是在使用過程中逐步豐富和完善的人文學科,在不同的語境、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物身上,語言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及特殊含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語言組織結構,更需要讓學生領會語言精髓,學會在口語交際和寫作訓練中靈活運用語言,促進語言的有效積累。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目標,思維導圖可以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教師需要合理的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優化,使思維導圖的引領作用更好發揮,顯著提升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的積極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思維導圖? 口語交際?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86-02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口語交際和作文訓練全面考查了小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情感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是語言教學的核心部分。但對學生進行機械的方法教學,不僅難以實現對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質量性提升,更容易使學生陷入模式僵局,難以實現創新及長遠性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案,可以很好的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的雙向提升,進而更好地發展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思維導圖在提升語文口語和寫作教學方面的價值
口語交際是近年來語文教材上新出現的一個教學模塊,很多教師對于這部分教學內容的關注度不高,甚至有教師僅將它列為寫作訓練的一個口語化表達過程,完全按照寫作模式來教學,使得說話訓練單一呆板沒有創意,直接影響到了小學生的學習質量。思維導圖以一種可視化、圖像化、簡潔化的方式,打通了閱讀、口語、寫作之間的壁壘,采用小學生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一定的改革和創新,為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合理的發揮出小學生的思維連動優勢,教會學生準確、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世界。
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改變學生思維模式單一的訓練弊端。以口語交際部分為例,它與寫話訓練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本身具有一個的發散性,圍繞素材學生可以釋放出更多思維活力,甚至可以延伸出正反兩方來辯論,正方和反方都可以搜集與自己觀點相符的素材在課堂上呈現和論證,從而使整個話題更具趣味性,核心內容也可以更加豐富。同樣寫作訓練也是如此,在給出寫作的中心主題之后,教師不必讓學生們急于形成文字,而是首先要讓學生們養成歸納提綱的良好習慣,借助思維導圖,把學生能夠想到的切入點進行有效羅列,教師再有針對性的進行延伸指導,從而可以使學生習作的層次感更強,主題也可以更加集中,既幫助學生豐富語言思維,又可以有效避免可能出現的跑題、層次不清等問題,顯著提升學生寫作訓練的效果。
二、當前小學語文口語和寫作教學的困境分析
(一)口語交際方面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工作開展時,由于教師沒有對教學模式進行很好的創新優化,采取的教學模式過于呆板,使得口語教學的目標指向非常集中,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受到很大約束。隨著教學時間的推移,很多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與熱情不增反降,小學生采取應付的心態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嚴重的影響到小學生語言的積累與建構。另外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對素材的挖掘也非常片面,很多小學生單純只是復述前面學習的內容,缺乏帶有生活氣息的個性化語言,整個口語交際課堂的氣氛不夠熱烈,學生的思維也不夠活躍。
(二)寫作教學方面
習作方面,學生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作文缺乏真實感。通過對小學生的作文進行閱讀可知,很多小學生的作文缺乏真實情感,由于作文的素材和結構都來源于教材內容,學生并沒有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和個人主觀情感,進而導致了作文內容過于空洞,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學生的思維情感。另外作文的創作形式也比較單一。在語文寫作教學時,為了很好的開啟小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教師都會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如通過相關的材料可以寫一篇記敘文、議論文等。在教師的指導之后,很多學生都依據教師的指導開始寫作,導致了學生作文創作形式的單一。
三、以思維導圖提高口語交際和寫作教學效果的路徑分析
(一)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創新時,為了很好的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寫作和表達的欲望,教師應當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更多鮮活素材,幫助學生有效積累,點撥學生學習盲點。開展多媒體設備演示引導教學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加強傳統的板書教學,使得學生積累和訓練同步開展,指導學生學會高速記筆記及有效整理課堂重點,進而更好的教學結合的顯著優勢,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的特殊性,教師不能長篇大論的進行多媒體演示教學,為了確保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集中,以及學生的語文學習轉化效率,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課件引導學生學習領悟,將視頻的教學內容控制在兩分鐘以內。同時訓練學生在觀看微視頻的過程中,動筆進行簡單的記錄和整理,思維導圖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為學生繪制簡圖,并留出幾個空格,讓學生們試著抓取核心關鍵詞,整理思維導圖脈絡。通過微視頻課件、板書教學、圖文演示等教學方式進行穿插組合,讓學生的思維注意力得到一定的緩沖,以保障學生知識領悟能力的發展,訓練學生有效集中注意力展開學習。
(二)課內聯系課外生活化教學
無論是口語交際還是寫作教學,教師都需要指導學生有效聯系課內課外,使學生得到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表達和寫作訓練中的情感投入。教學過程脫離了實際生活,即使學生掌握了必要的詞匯,也會造成語言運用過程中,缺乏真實情感、內容非常空洞。為了避免這一教學問題的發生,需要合理的開展生活化教學策略。
以“母親”這個主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為例,在教材中已經有《我的母親》這篇完整的課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已經指導學生列出了相關的思維導圖,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課內與課外有效結合,讓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母親,并引導學生體會其中情感的不同。如學生大多會從外貌、穿著、神態等方面入手來描述,語言多溫情可親,這與孩子的年齡特征很相符;而作者在這些方面則著筆不多,而是通過幾件小事令母親的形象高大,一位嚴厲且認真的母親躍然紙上。借助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生活事例為口語表達方向,向學生滲透相關的學習內容,培養小學生觀察和積累的語文學習習慣,學會用簡潔的語言,使事件可以清晰描述,主題可以準確表達。讓小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與意見,進而通過語言組織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提升口語教學的時效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開展隨課微寫,選擇口語表達中自己最拿手的一件小事,完成課堂寫作訓練,實現讀與寫的有效結合。
四、結束語
總之,口語交際和寫作訓練都是一個長期推進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依靠一節課來完成有效教學。教師自身必須要樹立好長效推進意識,在日常的教學中,善于借助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完善日常的素材積累,以更加縝密靈活的方式開展交流和學習,同時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圍繞相關的主題,有效延伸拓展,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培養與開發。
參考文獻:
[1]付春燕. 淺議如何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語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