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麗
【摘要】情感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系統性的思想及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感品質,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養。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的學科,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也可以將學生內心的情感通過一定的美術作品表達出來。因此教師可以將情感教育與美術知識教學進行有機融合,進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情感教育? 初中美術?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210-02
美術學科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的藝術熏陶以及道德情感培養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為學生只有經歷了發現美,感受美的過程,學生才能創造出美。而且很多美術作品都能直接或者間接地反映出創作者的內心情感。因此,教師要將情感教育適時地滲透到初中美術教學中,使之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一、通過美術作品欣賞,展開情感教育的滲透
美術作品欣賞,既能引導學生明白藝術家的創作手法,又能促使學生體會到藝術家的創作情感,更能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能夠直觀呈現美術作品,能夠在短時間內呈現大量信息。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展開美術作品的欣賞,并適時滲透情感教育。
例如《精美的報刊》,這節課旨在引導學生掌握壁報設計的基本知識、技巧和方法,并培養學生熱愛校園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學之間良好合作的精神。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多幅報刊作品,具體有以節日為主題的報刊,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報刊,以校園新聞事件為主題的報刊等。
可以說,優秀的作品都會融入作者的情感。相應的,學生在制作報刊時,也要通過語言文字,通過插畫,通過排版布局,融入自己的情感。如果學生對報刊主題的情感不是很濃厚,那么學生創作的報刊中就無法突出主題,學生創作的報刊也無法讓人印象深刻。
二、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展開情感教育的滲透
初中美術教學內容中蘊含著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如果教師能夠充分把握教學內容,適時展開情感教育的滲透,那么就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在美術作品中注入情感的良好習慣,就能讓學生盡可能多的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例如《設計我們的校園》,這節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本課學習,關注學校的形象與建設,并增強主人翁意識和榮譽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校園生活,展開想象與設計,如學生喜歡的校園環境是什么樣子的,學校現有的設備設施可以做出哪些改進,生物園、地理園、英語角以及藝術角設計到學校的哪一部分比較合適等。學生設計好平面圖形后,還會展開模型的制作,還會進行設計意圖的介紹。整個過程中,學生會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體驗,融入自己的情感,展開空間布局以及模型的制造。
還例如《有創意的字》,這節課旨在引導學生能運用設計理念獨立設計出有創意的美術字,學生需要在掌握字體設計基本方法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達到更引人注目的效果。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字體展開創意設計,如果學生對水有感覺,那么學生計劃如何將“水”字通過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呢?學生可以在水這一字體上顯示出若干個小水珠。如“兔”字,學生可以在“兔”字的整體框架結構上顯示出一個長耳朵小白兔的卡通形象,等等。學生對作品注入的情感越濃厚,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就越容易被激發出來。
三、結合恰當的教育契機,展開情感教育的滲透
傳統教學模式中,美術學科的價值并沒有被充分發揮出來,甚至在臨近期末考試時,美術課就會因為各種原因被其他文化科目所占用。雖然新課標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認識到了美術學科的重要性,但是依然有很多學生對美術沒有興趣,或者是存在敷衍了事的情況。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適時地展開情感滲透,讓學生感受到美術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科的價值所在。
例如《我們的風采》,教師可以運用情境導入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服裝設計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學校為了統一管理,一般會要求學生穿校服,教師可以校服為引入點,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創作設計興趣,進而讓學生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到創作設計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喜好,畫出校服的效果圖。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審美標準,他們會設計出符合自己審美要求的校服,他們的審美理念會通過校服設計圖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
總而言之,情感是左右美術教學的巨大力量,是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情感教學的滲透,要通過美術作品欣賞,具體教學內容以及恰當的教育契機,適時滲透情感教育,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陳偉利.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8(02)